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82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4 毫秒
971.
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外思想家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环境对塑造人的品德的影响,但中国思想家所讲的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环境,主张“近君子,远小人”的处世原则;西方学者理解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主张环境的改善和建立理想社会必须实施良好的教育。他们理论的局限性是过多地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忽视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马克思超越了他们的理论局限性。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应关注环境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72.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皮亚杰就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于我们对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有无借鉴意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73.
网络道德及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拟从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建设是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培养新型高校道德教育者的需要的角度,阐释为培养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74.
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削弱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自由意识泛滥,道德冷漠现象产生和人际情感疏远。如何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管理,引导入网者时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尤其是青年学生,要教育他们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要教育入网者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主体性人格的确立,社会发展的水准与未来趋势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承认学生具有创新本能但又存在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文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76.
清代书院主要有以科举考课为主的书院,以讲习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以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为主的晚清西学书院等四种类型。清代各类型书院在办学宗旨上都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具体教学制度也充分体现道德教育功能。这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的启示:要注重发挥我国传统经典文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者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发挥礼仪仪式和规章制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977.
陈平  周东向 《理论界》2008,(10):107-109
在我国道德教育过程中,在一些人的意识和行为里,存在四点偏向,即过分突出社会属性,利他、利群;过分突出德性属性,与幸福对立;过分强调规范属性,与人性冲突;过分强调理论属性,使道德远离生活。从理论上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德性、规范、理论属性,克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四点偏向,是时代对道德实现其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使命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78.
卢建华 《学术论坛》2008,31(4):198-204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生活德育论、生命德育论等形态.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注重理论性、学术性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科规范和概念体系的建立;注重借鉴、运用一些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形成一些值得关注的时代课题;注重培养问题意识,不断强化问题解决的取向;道德教育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强调坚守道德理想与走进平民实践的取向相互整合,完善以"回归生活世界"为核心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979.
当前,西方多元文化、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应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对策,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980.
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是一种顺从的教育。由于理念的错位和功利化的驱使,传统道德教育偏离了培养人的"目的理性价值",片面强调个体的服从,忽视了个体主体性,忽视了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和权利。主体性道德选择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社会结构的转型、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主体性道德选择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道德选择的教育也成了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