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苏正道 《理论界》2014,(5):137-140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采用经学训诂的形式对义理内容进行建构,在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戴震的义理旨趣、考据特征以及对《孟子》的创新阐释及其缺陷作了分析,认为其过度目的性阐释导致了《疏证》在接受方面的诸多困局。戴震义理学表面上对程朱理学持批判立场,但双方在动机、旨趣和义理内容的建构上不具同源性,戴震把程朱理学瑕疵当成程朱理学本身加以攻击,对原始儒意的理解并没有超越宋儒而进行。戴震对于《孟子》的把握仍有未达,但《疏证》所展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义理阐释方法是在传统义理方法与西方诠释学方法基础上融合而成的.陈寅格的史学,钱钟书的文论研究等都运用了义理阐释方法.作为民国学术的一个主流方法,义理阐释方法融合中西、古今,整合诠释和实证,推动了民国时期学术兴盛与大师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杨子飞 《北方论丛》2015,(5):131-136
施特劳斯并没有一套普遍的解释学理论,但有细致精巧的解释方法。这种方法预设了哲学的可能性,也就是作为永恒根本问题的整全的存在。经典文本是对整全的模仿,对文本的解释就是一个通往整全的起点,解释的过程就是在与被解释者交往对话的过程中追问这个根本的问题,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共同向整全开放。因此施特劳斯的解释方法就是一种哲学实践,解释并非仅仅是达到理解的目的的一种手段,解释的过程本身就具有价值,因为解释的过程就是哲学化的过程。像施特劳斯那样读书,在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被看成是在践行哲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学术界出现的解释学研究热,使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历史渊源,比较两者的历史观,揭示了两者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哲学追寻的是客观真理,而解释学则是在文本中进行意义的考古,甚至消解意义,驱逐真理。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和伽达默尔都对力、力的内在和外在认识方式做了探讨,都对一种内在的认识方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做了不同的思考和解答,并引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如果对置(Stellen)的外在认识方式不能把握事情本身,那么一种完全主观的内在经验方式,能否从私人性中跳出来,并且要求一种合法性?或者说把握事情本身是否超出了哲学权能的界限?结合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激进回答,将会揭示出传统认识论、解释学的理解、思想的应合三种不同的面对世界的可能性方式,以及各自的规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解释学思想发展到伽达默尔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其中的历史和主体问题。对于启蒙理性的反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于主体自身的内在构成研究,即从黑格尔开始发展至后来的主体间性思想,另一个则是由狄尔泰引进了历史因素,以此来补充和限制主体自身的过分膨胀,二者在解释学的发展中逐渐呈合流之势。狄尔泰,胡塞尔以及海德格尔分别站在他们各自不同的时代语境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探讨,直到伽达默尔,他站在解释学立场上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并创造性的提出了“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概念,这样,他便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困境,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推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视域出发,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层面上,考察解释学的两次经典论战,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的得失。本文认为,现实解释是异化的、非本真的解释活动,造成沟通的无奈;审美化的解释是对现实解释的否定和超越,是自由的、本真的解释方式,实现和谐交往、平等对话。伽达默尔的失误之处在于,抹杀艺术文本同其他媒体文本的界限,忽视情感在理解活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解释学理论看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优势竞赛论.这一主张曾引起翻译界的争议.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证,认为优势竞赛论应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9.
《Marriage & Family Review》2013,49(1-2):193-21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20.
宗教的文化心理学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对人类复杂的宗教现象进行研究,特别对引起、促进和构成人类的主观性和精神功能的文化机制进行探索。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可以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加以理解和阐释。经验分析的科学研究范式,不可能完成对人类文化最复杂的宗教现象的终极意义和本体论价值的考量。作为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论取向,释义学能够找寻宗教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动机,并试图发现这些意义和动机是如何构成一个人的宗教心理机制的。释义学为理解宗教行为背后的意义提供了有效的解读方式,成为考察人类复杂宗教现象的重要方法论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