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30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民族区域自冶制度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的今天,用一个新的视角再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理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新的视角的剖析,认为我党在建国初期最终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种影响因素结构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考证是以推敲证据来获得历史事实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经过考证才能读通、理解和得到史料。以“吉贝”作为考证方法训练的典型案例,既可以训练历史学本科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还能证实古代岭南地区的植棉和棉织技术为祖国棉织业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
何蓉 《社会》2005,25(3):167-186
在资本、商品与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全球化时代,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来自不同社会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个时代,并且在保持差异的前提下和谐相处。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改变了物质生活的样貌。但是,“大量传送而无社会中介”的信息未曾将第三世界贫民窟的居民的行为变得像好莱坞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却使他们感到陌生、吸引、迷惑与无助。实际上,这大概是所有人的困境。在四处流传的信息中包含着如此多样的行为方式,以致于人们只好转过身去,在“某种文化遗产、某种语言、某种…  相似文献   
64.
战后20年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华 《文史哲》2004,(5):62-68
以"战时8年文学"和"战后20年文学"的思路替代以往的"40年代文学"和"17年文学"的思路,能立足于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打通原先被分割成"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两种时期"文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战后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背景下,1945年至6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学,构成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学各有其流变脉络,战后香港文学在意识形态对峙中开始其文化个性和文学品格的寻求,战后台湾文学突破国民党政治高压,在文学思潮引发的文学传承和转换、创作多元典律的构建等方面呈现出影响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重要走脉,战后中国内地文学则开始了原旨意义的延安文学理想和激进实践的延安文学理想间的复杂纠结。这些流变恰恰呈现出战后中国文学的共同性,并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进入"民族新文学的自觉自立"前的过渡时期,其蕴含的丰富课题及其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分合有致的多元格局;所提供的文学范式,则包含着民族新文学面临政治困境、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作出各种应对的历史经验。这种视野中的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其丰富性和历史传承性,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整合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65.
《史记》和以往史书的一个很大不同就在于作者在叙事时体现出的民间视角,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行为的关注,二是用民间道德评价人物事件,三是"爱奇"的民间趣味。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和作者时代下层社会人士进入到政治决策层的社会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本文探讨司马迁如何运用图书文献写《史记》的问题。司马迁利用皇家图书馆的有利条件,秉承家学渊源,有计划地阅读了大量的六经异传和百家之书,并实地考察天下历史地理,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在此基础上,他博采经传百家材料,自铸一家之言,写成了《史记》这部史学的宏篇巨制,表现出既善于吸取又长于创造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67.
杜文秀长期得不到公正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学界对其政权建立和建树缺乏了解。本文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杜文秀起义原因和在政治、文化、民族团结及农工商各业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农民革命政权的了解。  相似文献   
68.
在历史哲学中 ,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波普尔认为 ,社会历史不存在客观发展规律。波普尔试图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差异性 ,社会现象非重复性、人为性特点入手来否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存在 ,这是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规律性。波普尔把科学知识视为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 ,颠倒了社会实践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波普尔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的错误根源在于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69.
现代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理论、生产和实践技术及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学说有其特殊的方法论,表现在其特殊的结构演化及历史环境决定论方法.这一点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学说整体上是不存在对立与矛盾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就是:是不存在所谓线性演化与多元异途演化的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学说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结构,既有特殊的、对西欧社会经济形态的实证研究,也有更一般的、从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化的角度进行的论述.就后者而言,是有其普遍适应性的.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及封建学说的方法论及其不同层次与结构我们必须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