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1篇
人口学   374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536篇
社会学   413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探讨了Y村村民共同体"苦痛"的记忆与当地村民所践行的"闪婚"模式以及当地婚恋模式变迁之间的关联。村庄共同体的整体利益需求构成发生在村民个体身上的婚姻失败事件转化为"苦痛"的集体记忆的意义转换机制,同时也构成这种苦痛记忆代际承续的动力。这一在不同代际间被不断表述的"苦痛"记忆经由关涉婚姻的地方感与行动主体婚姻实践的结合引发了对当地婚姻规范的动态建构,致使当地婚恋模式的变迁和"闪婚"模式的映现,而这种被行动主体建构出的新的婚姻模式和婚姻规范又在规制着当地村民的婚姻实践。  相似文献   
92.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广东老年人口有配偶比例大幅度上升,丧偶比例大幅度下降,婚姻结构与全国趋同。老年人口婚姻结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城乡间差异显著但趋于缩小。流动老年人口有配偶比例更高、丧偶比例更低,对总体老年人口婚姻结构产生影响。有配偶老人生活能力最强,丧偶和未婚老人生活能力最弱,有配偶、离婚的流动老人生活能力更强一些。社会养老服务和保障应关注不同婚姻状况老人的差异性需求。  相似文献   
93.
霍城县老城村的调查显示,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迁移到新疆的东乡族在其传统的教派门宦内婚、宗族外婚、早婚、包办婚、近亲婚等婚姻习惯方面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随着他们同其他民族交往的增多,族际通婚现象也渐趋普遍,并对其文化特质、族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4.
东汉末年的战争动乱,如果从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算起,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国鼎立形成为止,长达35年.在此期间,波及中原大部分地区的大规模战争持续了多年,局部的战争也年年都有.东汉末年的战乱,加上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不断发生内战,使得战乱地区人民生活不安宁,于是向外地奔逃,去寻找安逸的乐土,因而形成了人口迁徙.  相似文献   
95.
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数据库,通过回归分解技术探讨了在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受教育程度、行业等变量的前提下,劳动力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忽视劳动力人口流动因素,将高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低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夸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推动城镇化就可以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误判。分析表明,要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如何缩小受教育度差异、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等相关措施上。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区域人口预测模型,利用PADIS软件对未来40年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4年出现高峰,到2025年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结构也呈现出城乡分化的差异性特征.未来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会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资源呈逐年下降.从结构观察,城乡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各时期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都高于农村.城镇劳动力老化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则经历不断老化再到相对合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
绥宁苗族婚俗“哭嫁”是千百年来绥宁苗族人民生活状态的呈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本土特色。苗族婚俗“哭嫁”因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传统长河中形成了它特有的哭嫁程式及艺术特征,是绥宁县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测量表对407名农民工进行测量,探讨农民工心理症状及影响因素,并比较未婚与已婚的差异。结果发现:(1)农民工心理症状整体上处于严重状态,社交回避及苦恼较为常见,社会支持处于一般水平,未婚组与已婚组有显著差异;(2)农民工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心理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症状、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未婚与已婚组的相关系数有较大差异;(3)未婚农民工的社交苦恼直接预测心理症状,已婚农民工的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都直接预测心理症状,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已婚者保护心理健康更有作用。  相似文献   
99.
陆静 《学术交流》2003,(8):41-45
我国的人口迁徙立法和政策虽然历经改革,仍远远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在我国确认公民迁徙自由的社会经济基础、观念基础和制度基础;对于确认迁徙自由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应当理性地认识,不能盲目悲观,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00.
对于宗女婚姻 ,包括择夫、“六礼”、奁具及行舅姑之礼各个方面 ,宋代朝廷按照亲疏等级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在婚姻论财风气影响下 ,宋代宗女择婿兼顾门第与财产。宋代宗女婚姻不仅保持着宗室婚姻固有的政治性强的特点 ,而且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某些特殊时期 ,宗女婚姻甚至出现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