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泽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154-156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职生德育素质要求的角度,阐述了政治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客观地分析了中职生普遍不重视政治课的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让中职生高度重视政治课,学好政治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在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不仅对巴勒斯坦实行领土占领,而且为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对巴勒斯坦采取了经济上的全面控制。双方的经济差距由此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巴以冲突的结果,更是引发双方冲突的导火线和原因。 相似文献
23.
1937年至1945年,沦陷时期北平地区的出版事业受到日伪政府更严格的控制与查禁,出版业在沦陷期间遭遇重创。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出版业也在艰难发展中。 相似文献
24.
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大多数农民工对职业的选择产生变化,东部地区是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则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而厦门产业结构正是以制造业、建筑业和与出口相关的行业为主,因此,以厦门市为研究单元,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了厦门农民工职业选择的特征,找出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职业选择的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更好解决农民工就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太原王氏居地屡有迁移。东汉末年居晋阳,时值乱世,因当时由并州向邺强行迁徒人口,族人乃移居野王县。曹丕登基,迁都洛阳,“令天下听内徙”;黄初二年前后,太原王氏由野王迁至洛阳。西晋末年,社会动荡,北方大族先后南迁,永嘉年间,王氏家族大部分相继迁往建邺,恰逢琅琊王司马睿网罗天下人才之机,王氏家族又与新的政治势力结合,继而获得自身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26.
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农民工拥有并利用了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即传统性社会资本和现代性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网络。本文对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这些社会关系网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劳动力回流后的个人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移劳动力返乡后,利用外出务工期间积累的资本、技术从事自我经营,或者创办实业,发展新的产业,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现象。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迁移劳动力回流后个人发展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回流劳动力就业行为和收入能力,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职业转变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迁移劳动力返乡以后,是否会促进技术的改进和新技能的传播。迁移劳动力回流后的就业选择将对回流地的就业结构、就业机会和工资结构等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28.
抗战时期入陕移民群体的人口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一年轻型的人口群体入陕,他们主要来自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分布在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和铁路、公路沿线村庄。抗战时期的入陕移民主要有工人、农民、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知识分子、政府职员、军警、自由职业者等,这和他们的文化程度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9.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后,旧封建士族在政治和财政上都成为新政府的负担,甚至危及新政权的存亡.为此,新政府相继采取秩禄处分”与士族授产”两项政策,成功地完成了对士族阶层的改造.秩禄处分”与士族授产”是相辅相成的,并为日本近代社会的转型创造了积极因素.但这两项政策并没有从思想意识上改造士族,因而又具有阶级的局限性,为尔后日本的军国主义留下了思想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30.
刘晓凤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15-20
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尽管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但在解决就业问题上都采取了相似的财政支出措施。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无疑给各国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时,应对比和借鉴各国在就业财政支出上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从加大投入,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强化职业培训等方面入手,以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