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白的《静夜思》是当代中国知名度最高、普及度最广的小诗,堪称天下第一绝句。诗中物象的亲切性、音韵的和美性、思维的单线性、空间的可变性、时间的永恒性、身心的依存性,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力系统。但是,《静夜思》在整个唐代并未受到评论家和诗选家们的青睐。而且"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两句,也是明代人从李白原句"床前看月光"和"举头望山月"改动而成的。"明月……明月……故乡",不仅大大增强了宇宙间的空明感,强劲延续了望月思乡的诗歌传统,而且大大凸显了明代文人群体的"大明"意识。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民族情绪,更使得这两个"明"字别具意味。因为在古典诗文中,"故乡"与"故国"同义。从明清两代开始,中国读者用集体的智慧,小小修改了李白的《静夜思》,大大强化了"作品的绝对独特性",又用集体的热情,一代代人亿万次地持续诵读。时至今日,终于在千淘万汰之后,将"床前明月光……"托上了民族记忆的珠穆朗玛峰。透视一首默默无闻的唐诗演变为天下第一绝句的特殊历程,后人可以在文学创作、作品改编、接受研究等方面获得多向度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河湟“花儿”以其古朴原始的风貌,体现了青海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河湟“花儿”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大对河湟“花儿”传承与保护的力度,使之成为西部民歌中的标志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3.
房价短期涨幅过快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贵州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房价涨幅过快的原因,探索建立抑制房价上涨势头过快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保持贵州房价平稳运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领导者发挥干部职能的重要工具,是领导者紧密联系群众的交际工具。语言运用是一门艺术,它能增强领导者自身魅力,并能体现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领导者应加强自我修养,注重知识积累,博闻强记,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美的意境,用质朴的语言塑造鲜明人物,孙犁以一种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卓然自立、诗意盎然的"荷花淀"世界,形成了诗、画、文三位一体的崭新的个性化审美风格,犹如自然天籁,浑然天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中华菜名中的比喻精巧优美、形神兼备,既有语言精炼、结构紧凑的暗喻,又有惟妙惟肖、独具特色的借喻,其民俗喻体熔铸、凸显了中华文化神韵,包含有取形寓意、雅致高洁的植物类喻体,动静融合、风情万种的动物类喻体,源远流长、底蕴涌动的神异类喻体等,它们既能提升菜肴的审美情趣,提高菜名的艺术品位,又能激发食用者的心理想像,表现汉民族的具象思维特色,从而产生了彰显人文魅力,取得多重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蔡厚示 《阴山学刊》2003,16(1):35-38
据现有材料考察 ,严羽的卒年大致在 12 5 5年左右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为最有理论价值的著作 ,其“别材”、“别趣”说 ,“妙悟”说等 ,都表达了他卓越的理论建树和艺术创见。  相似文献   
18.
韩长生 《唐都学刊》2002,18(3):92-93
中国画重气韵 ,讲骨气 ,讲气势 ,注意以气造形 ,使宇宙元气、人的元气、画中元气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因而使中国画达到一个高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勃朗特已被公认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天才 ,其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也是“惟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赖寄丹 《云梦学刊》2011,32(5):112-114
随笔原本是作为人类自由思想的载体而出现的一种文体,故随笔的第一特质是说理,即表达思想与见解;启迪智慧是随笔的核心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吉刚随笔集《别做聪明的傻瓜》充分体现了随笔的理趣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