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6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8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670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3950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2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才测评及其功能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才测评的发展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本文讨论了人才测评的功能、特性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人才测评在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JennyThomas的理论为依据,针对日常英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调查,阐明了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研究出了一些对英语教学非常有用的方法,提出了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3.
汉外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因此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否则会影响交际,甚至引起文化冲突。本文以汉俄两种语言对比为例,论述了汉外文化差异及其将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从学界不太关注的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之视角 ,探讨宋初良性政教关系重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56.
家访是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也是“家校”合作的最佳切入点。它具有协调各方面要求、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以及为因材施教提供条件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应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并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5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因,对如何构建基于4C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成语、谚语、习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有着诸多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各自成语、谚语、习语的形成、使用与发展。英汉成语、谚语、习语分别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针对中西方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的阐述,旨在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增强处理语言尤其是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9.
商标翻译涉及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他国消费心理等诸多因素。它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译者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商标翻译。认为商标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必须熟知外国语言习俗,力避他国禁忌。  相似文献   
60.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公民权保障不仅要在其宪法、法律条文上得以体现,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其实现提供各种保障机制。立法上的规定,只是一种纸上的承诺,它并不意味着公民权的自动保护。权利的真实享有和行使有赖于权利主体之实际地位和实际能力。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得权利主体由于经济落后、资源短缺而造成权利实际享有的不平等,导致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权保障呈现出一种城乡“差序格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