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认为意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意和象的关系类似于计算机科学中的编码和解码 ;意象的升华形成意境 ,是靠妙悟 ,而不是凭直观获得的 ;意象有虚有实 ,虚实相间 ,才能既有理可循 ,又思而无穷 ;意象在作者心中 ,意境在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92.
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叙事是民间童话惯用的叙事方式.它的运用与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习惯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重复叙事突出了结构的功能,使文本本身成为超越现实的游戏空间,使时间变成永恒,使生命重享宁静的片刻.重复叙事是人们对存在象征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93.
Abstract

Children's books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teaching about the uniqu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his article offers strategies for using books as a medium for increasing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disability. In the article a disability is viewed as an aspect of cultural diversity. A list of children's books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disability is offered.  相似文献   
94.
古老的神话传说是早期童话产生的源头和土壤。在世界神话的百花园中,古希腊神话以生动的故事性,深邃的心理意义和卓越的神话想象而别具一格。本文探讨童话与希腊神话的渊源,内容包括希腊神话的童话版故事、“Fairytale”的神话胎记、离开家园的奇境历险、少年英雄轰轰烈烈的非凡业绩、千奇百怪的精灵怪物和怪哉奇哉的变形组合,这些因素具有特殊的童话审美效果,特别契合儿童的心理,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游戏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童话的基本审美风格和叙述特点,对于童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本文试图从唐传奇内容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产生于史学氛围中唐传奇身上所带有的史学印迹。一、记述神仙怪异故事的唐传奇,有许多是在实录社会传说及前代典籍尤其是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而写就的,这也是史家“实录”的一个反映,在历代史书中都有体现。二、记述社会生活中真人真事的唐传奇,目的则是为了补正史之不足,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寓褒贬,刑警恶”的史学传统。这两方面都带有史学印迹。  相似文献   
96.
汉斯·克里斯丁·安徒生是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丹麦童话作家。本文力图另辟蹊径,从安徒生创作中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及宗教思想的圆融一体的角度,探索安徒生童话散发永恒魅力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7.
从唐律特别是户婚律这一角度审视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其主要内容存在着突破与遵循的双重性.唐律确定了良贱等级制度,保护了家长特别是男方家长对婚姻的控制权,从而使女性处于受压迫的不平等地位,因之女性对婚恋的追求表现得比男性更为勇敢果毅.唐传奇小说及其人物对礼法突破与遵循的双重性,使得人物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抉择中刻画得更为生动活泼,从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代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98.
现代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模式。隐喻的本质就是喻源域与喻体域这两个观念域之间的跨域映射。文章以格林童话故事的中译本为例,根据隐喻理论中的意象映射概念,采用心理分析的手段,来解释说明童话故事中隐喻翻译存在的误译或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99.
《山海经》中塑造的诸神形象特征、神话的内容及特点,展示了人性因受到外界蒙蔽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而开始逐渐复苏,人性中的理性精神越来越浓厚,虚妄的成分减少,更多的是真实。神话作为远古先民童年时期的记忆,是我们窥探先民生活和远古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文学创作素材的资料库,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是后人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源泉,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着重于价值归宿意义上的“现代”,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等同于中国新文学思潮,亦即新文学内部的各种文学思潮,其结果抑制了学科的发展,也剥夺了受教育者的部分知情权。导致如此定位的原因多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作用。在主流意识形态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意愿的“问题框架”内,将着重点位移,即强调时间概念意义上的“现代”,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它符合恩格斯“合力”论和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的基本观点,也有利于解决抑制学科的发展、剥夺受教育者的部分知情权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