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11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1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9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7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498篇 |
丛书文集 | 699篇 |
理论方法论 | 479篇 |
综合类 | 4257篇 |
社会学 | 1009篇 |
统计学 | 3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859篇 |
2012年 | 468篇 |
2011年 | 507篇 |
2010年 | 417篇 |
2009年 | 458篇 |
2008年 | 418篇 |
2007年 | 519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53篇 |
2004年 | 385篇 |
2003年 | 299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孔子育人思想的价值目标——"君子"(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伯庸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60-67
孔子毕生致力于塑造一个“君子”的形象,他“述而不作”,是通过自己全部的言论和行为来完成的。从“君子”一词的来历、诸多内涵的构成、整个形象的特色和相关问题,结合孔子的言行进行系列的探讨,以解读孔子留给后人的“君子”形象。 相似文献
92.
刘举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6-30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有助于清除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并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却是以现代化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前提依据的。现代主义并没有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以至于产生了“现代性焦虑”和意义生活的丧失。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生存论转向有利于从微观领域颠覆现代主义的文化霸权。因此,应在现代日常生活世界中对“日常性”和“非日常性”进行双重批判,以建构一种能够不断自反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3.
彭岳湘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3):22-28
在文献回顾及相关专家访谈基础上,提出开发区成长指数、成长速度、成长累积的概念,并设计出计算方法,以此对湖南省开发区发展阶段及调控对策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划定几个临界值识别开发区发展阶段;然后说明湖南开发区发展呈现的明显的不均匀性;最后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特征提出相关差异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94.
林继中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84-90
文学史像藤蔓 ,其延伸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文学史上的各种形式 ,风格 ,流派 ,都可能发展成为文学史中的某种分支 ,其自身的生命在文化整作用下 ,选择 ,适应 ,变异 ,一种形态引出另一种形态 ,显示蔓状延伸。 相似文献
95.
国民生活时间分配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生活时间是人类生活活动范围和内容的最完整、最客观的表达 ,也是最忠实的记录。因此 ,生活时间可以成为测量人类生活活动乃至经济社会现象和过程的一种尺度。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 ,探讨了如何用生活时间度量国民生活的方法 ,提出了国内总时间资产 (GDTS)等一系列反映国民生活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6.
生活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最为关切、最为明了的概括,人是经由生活实现成长的。而教育本然的“教育性”也即源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所以,教育作为一种饱含对儿童的生活意义以及生命价值以人文关怀的领域,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然而,由于受功利主义幸福生活观的影响,人们对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产生错位理解,造成作为关涉儿童生活幸福的教育逆“幸福公理”行事,发生物化,进而导致儿童生活的异化,迫使儿童远离符合自己缪斯天性需要的生活,丧失滋养自身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7.
蒋作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1-23
灾害旅游是挖掘灾害遗产资源、加快灾后复兴的有效途径。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是确保灾害旅游重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灾后新生旅游地汶川映秀镇和北川永昌镇为案例,从非对称影响视角入手,应用Tetra-class模型对灾后新生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属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属性对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模式涵盖Tetra-class模型的四种类型;生活质量属性绩效评价为居民总体满意度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构模型不仅包括生活质量属性绩效与总体满意度的关系,还揭示了各属性所对应的居民生活需求层次以及灾后美好生活政策供给层面,能够为特定情境化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估提供一般化视角。 相似文献
98.
肖仁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1-4
肖仁福的小说创作聚焦于自己最熟悉的官员生活,用朴实流畅的语言讲述了诡谲的官场风云。其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剔除了假想、设计造成的疏离感,追求吻合生活逻辑的情节和细节。选择文学就是选择快乐;实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自己无悔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99.
张公善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目前国内对《长恨歌》的评论集中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都市—女性、叙事—语言、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借用他者思想或理论的解读、批判。总体说来,体悟性的智慧批评非常缺乏。智慧批评的终极目的是:给自己的思想添加炉火,给自己的心灵注入清泉;即使背负沉重的枷锁,也要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感悟存在。 相似文献
100.
一部新中国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被满足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论断中均突出了"人的需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层次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是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文化需要"在需要主体上的丰富和需要层次上的提升,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