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5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71篇
综合类   1211篇
社会学   350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知情同意原则和医务人员的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知情同意的兴起、发展和现状可以看出:知情同意作为规范医患关系的一项伦理道德原则,对医务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试图探讨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知情同意,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农村之“推力”与城市之“拉力”下,进入城市,他们能否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历史蜕变,是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由于后发展国家政府导向的前瞻性与我国的国情及时代之要求,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自然转化之路,只能发挥后发优势,由政府与社会对此历史进程加以“助力”,使之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此历史蜕变。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人口迁移动向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空间结构、个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人口迁移的状况及特点,研究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迁移人口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合理有序迁移流动,有利于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环境中得到合理配置及充分利用,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uses data from 50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female part‐time workers in low‐level jobs in Britain to illustrate their attitudes, orientations and aspirations towards paid work. The research reports two main findings. Firstly, even female part‐time workers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occupational structure are not a homogeneous group of workers. Secondly, they are not all highly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many women (especially those in working‐class households) still do not have a genuine choice between ‘family work’ and ‘market work’. It concludes by presen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orientations to work.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具有其特殊性,相关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通过随机和分层抽样法,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选取100名学龄前流动儿童及21名学龄前非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进而运用儿童入学准备综合测评工具对被试进行逐一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非流动组和流动组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总分(M非流动组=40.95±6.88,M流动组=31.17±8.96),即非流动组入学准备水平总分高于流动组儿童。在入学准备的5个方面测试上,流动组在动作技能维度总分略高于非流动组,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学习方式、认知与一般认知、情绪与社会性、言语能力等4个维度,流动组均低于非流动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或边缘显著。针对民族地区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扶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坚持普及学前教育,持续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程,完善学前教育入学准备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905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适合基层卫生机构的良性人才发展机制提供依据。基层医务人员整体工作压力得分为56.54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机构类型、工作量、工作年数、受患者尊重程度和社会地位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工作量、工作年数、受患者尊重程度、最高学历和性别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着重关注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压力情况,重点应放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及时关注中坚力量等方面,从而减轻其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与收益:研究评述与理论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存在成本,收益也不容忽视。在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后,才能更加合理地分摊市民化的成本,推进高质高效的市民化。首先,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分摊机制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首次总结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收益关系中的两大矛盾:农民工个人福利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不一致的矛盾、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收益同期不匹配的矛盾,并构建了一个以矛盾为导向的分摊成本与收益的理论框架。最后,分析了以往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ROS平台的机械臂精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东部农民工城市创业数据的分析,考察农民工城市创业历程(包括初次创业和调查时点的此次创业)是否受其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工进入初次创业与进入此次创业转折点均有显著影响。由此,应尽快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包括加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等),帮助农民工开启城市创业,并促使创业者尽快实现由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维虚拟环境的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主要包括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农民工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在职培训、技能水平在内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效应、融合效应、保障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广度、网络深度、网络资源三方面内容的社会资本,通过信息效应、信贷效应、心理支持效应等多种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优化年龄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深度、扩大网络广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OLG模型,理论分析了均衡条件下农民工收入及风险偏好因素对其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基于全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与家庭特征、收入与土地、务工状况与预期等因素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务工与务农收入对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恩格尔系数和非收入性因素却大多显著地影响了农民工的参保决策。为此,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生活宽裕程度和支付能力,使之更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养老保险;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民工对未来生活确定性的预期和安全感,使之参与养老保险的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