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5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71篇
综合类   1211篇
社会学   350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融城与逆城: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基于GGF监狱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工已经悄然更新换代,“第一代”(或称“老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老化逐渐回到农村,“第二代”、“第三代”或称“新生代”农民工登上了城镇化进程的舞台,并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把自己看成“准城里人”,希望在公民权利、择业就业、工资待遇、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然而,他们却与农村渐行渐远,叉与城市若亲若疏,且处于城镇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之中,如果他们融入不了城市,又退不回农村,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2.
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和行为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对影响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影响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群体因素和大众传媒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3.
浅析城市农民工的职业对其市民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通过进城务工、经商等方式向城市转移,这是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的市民化水平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同时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边缘化状态对其市民化也是一种阻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一方面农民工要树立发展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政策主导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4.
"歧视"与"逆歧视":农民工不平等竞争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05.
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调查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江西宜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0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与求助行为为研究视角,通过描述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频繁且很少主动求助。基于这一现象,本文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其心理问题和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性别检验。研究发现,年龄、健康、工作时间、企业管理水平、社会排斥等变量影响显著,且其中一些因素存在性剐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旨在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7.
由于缺乏整体设计,我国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制度呈现虚化、碎片化和逻辑矛盾等特点,其运行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社工的需要;培训时间地区差异很大,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培训的基础建设有待完善;城乡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工作亟待扶持。为完善继续教育制度,解决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体两翼"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和"一个标准,两个资源,三个主体,四个目标"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社会工作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流动人口相关研究是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研究成果多为宏观研究,且理论支持不够。在继续社会化、城市化和同化等理论基础上,针对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及社会适应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可得出如下结论:成都市流动人口文化认同感较强,社区活动主动参与性很低;社会适应性较强,满意度较差等。因此,各级政府应以社区活动为交流平台,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参与度;规范就业市场秩序,维护流动人口权益;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缓解城市流动人口压力等。  相似文献   
109.
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正式组织资源的缺位,农民工只能倚重于自身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寻求社会保护。而这种网络由于自身的局限,无法与高度科层化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为了保持区位竞争优势,进行福利竞赛,使农民工的处境进一步恶化。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培育农民工利益集团,达到博弈双方力量的均衡;二是考虑农民工的外出动机和户籍制度等约束条件,制定农民工社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10.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融入逐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利用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首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贫乏、满意度不高。闲暇时间少、收入低、社交网络窄是影响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扩大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经常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