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9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607篇
社会学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中国的钢琴音乐虽来源于欧洲,并受西洋音乐的影响,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多民族的民间音调、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等,使中国的钢琴音乐在创作和演奏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972.
日本美术的特色 ,渊源于日本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日本美术自古受中国影响 ,不仅吸收了中国隋唐文化 ,而且吸收了西欧文化、美国文化 ,形成了外向型特质 ,这些都与它的民族性和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73.
段建海 《唐都学刊》2005,21(3):112-115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孕育了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特点,这就是救国与兴国的合奏.救国即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现实紧迫性;兴国即促进中国现代化,具有长远根本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成为中华民族的两大任务.在处理其关系时,既兼顾两者又要突出重点,在动态过程中促进救国与兴国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74.
刘红麟 《云梦学刊》2002,23(2):75-78
王鹏运是晚清之季的爱国词人。国家的灾难,民族的危亡,郁积成他心中无法化解的悲剧情结,从而表现为他词中无穷无尽的家国之愁和山河之恨。无论是曲江之忧,泽畔之吟,还是黍离之叹,麦秀之悲,都是爱国、伤时、忧民、忠君的统一。  相似文献   
975.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 ;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既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 ,同时又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76.
袁红涛  张颖 《唐都学刊》2005,21(2):112-114
面对当代社会中"宗族复兴"的现象,有必要梳理和分析"五四"前后对家族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批判理路,发掘和分析其时审视宗族文化的多元角度和深层动因,追索宗族批判话语的生成背景,体会历史当时的丰富信息,从而对家族文化在新旧世纪的命运能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7.
民族复兴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是党的十六大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方面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民族复兴仰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只有以民族复兴为指向,才能体现应有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动员具有政治动员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78.
This analysis responds to two questions in recent scholarship. The first is Ulrich Beck’s call for scholars to empirically explore how nationhood is evolving in a global context – whether and how nation-states are being cosmopolitanised. The second concerns normative debates regarding what form belonging should take in a global era – patriotic attachments or cosmopolitan ones. The rhetoric of Barack Obama provides empirical fodder for both explorations. As a leader who proclaimed and was widely noted for his cosmopolitan sensibilities, yet ultimately relied heavily on themes of patriotism and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Obama’s case confirms that nationhood remains a potent form of collectiv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suggests that although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isation may be facilitative ones with regard to cosmopolitanisation, they are not sufficient ones; and calls into question Martha Nussbaum’s recent claim that if ‘purified’, patriotism lends itself to a ‘striving for global justice and inclusive human love’.  相似文献   
979.
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在20世纪得到空前的加强.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引起众多学者的论辩.顾氏提出这一命题,既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又有特定的时局环境.傅斯年、张维华、马毅等对顾氏的观点表示支持,费孝通、翦伯赞等则对顾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商榷.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这次讨论在反映了学者之间不同意见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多趋同的认识,提出了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为民族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初步基础,对以后创造性地提出更加科学的民族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围绕"中华民族是一个"而进行的学术论辩做了系统梳理,论述了这次论辩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980.
马经 《回族研究》2002,(4):101-110
改革开放20年来,云南回族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多种经营十分活跃;乡镇企业在许多地方迅猛崛起并占据了重要地位;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到20世纪末,尽管各地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大差距,但全省回族经济总体上已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最初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