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1133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1124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3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成卓  陈艳 《西北人口》2008,29(1):108-110,114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其人口政策的稳定、调整与法制化的战略途径,进行一定的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沈茂英 《西北人口》2008,29(6):83-88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10万余平方公里的破坏性区域,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和374643人受伤,受灾人口(重灾区)2792万人。8.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灾人口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本文以四川地震重灾区为研究单元,在系统分析受灾人口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居住(建筑空间)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析出重灾区内人口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和调整人口分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灾区在恢复重建中的人口分布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王维平  夏淼 《西北人口》2008,29(6):112-116
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及其所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正确认识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阚。针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严重形势,科学发展现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为实现人口与自然和谐统一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4.
人口普查不可能100%计数每一个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人口普查后组织事后调查,使用双系统估计量另行求得一个全国人口真实数的估计数,并以此为标准估计人口普查的净遗漏率。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后都进行了事后调查,其主要缺陷是未对抽取的样本事后分层,未估计“全国真实的人口数”。建议我国2010年事后调查方案在克服这两个缺陷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全国的样本总量。实行两步抽样等。  相似文献   
105.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port, the Australian Treasury identified the levers to address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demographic ageing as ‘the three Ps’: population, participation and productivity. To date, the first ‘P’, population, has been treated as an exogenous factor, with the common view being that there is very little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do to supplant demographic ageing. Focusing upon labour supply, this paper shows how variation in Australia’s underlying demography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Australia’s future labour supply. Although governments cannot redirect the cohort flow component of population ageing, much can be achieved in promoting growth of the labour supply by maintaining or increasing fertility (in the longer term), or increasing targeted migration (in the short to medium term). This paper also decomposes the relative role of cohort flow, changing demography and changing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owth of the labour supp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Over this period, the entry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cohort flow) and increased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accounted for almost all of the growth in the labour force. Changing demography had very little effect. However, Australias future labour supply will not include a large increase in cohort flow (as caused by the baby boomers) or a very large increase in femal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egardless of the assumptions used, labour supply growth will be considerably lower in the next and subsequent 20 years, when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20.  相似文献   
106.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suffered from the Nazioccupation, the destructive impact of the Holocaust on theJewish population has been particularly strong in the Netherlands. This paper gives a demographicreconstruction of the Jewish popu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by the end of the war (1945),disaggregated by age and sex. The re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two approaches: a forwardprojection 1941–1945, starting from registration data supplemented by information onHolocaust losses; and a backward projection 1966–1945, starting from an enumerationof Halachic Jews carried out in 1966. The two approaches yieldtwo estimates that are comfortingly similar.  相似文献   
107.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This article is a synopsis of a UN study, with emphasis on Ital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arch, 2000,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published a 143-page...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分析讨论了我国 2 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 (一 )高速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从目前的 7%增加到 2 0 5 0年的 2 3%左右。 (二 )高龄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 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 (三 )老人数量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 65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3 3亿 ,8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1亿。 (四 )老年抚养比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将等于目前的 3~ 4倍。 (五 )地区差异大 :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 ,我国农村老人比例将高于城镇 ,相当一部分欠发达省区的老人比例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还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充分发扬家庭养老优良传统、老年照料政策应适当向女性老人倾斜等方面阐述了对策性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9.
199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后 ,全球用于人口活动的国际援助和国内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总数达到约 110亿美元。国际援助主要包括捐助国双边援助、联合国系统的多边援助及非政府组织私人捐助等。 1999年国际援助达到 2 2亿美元 ,各国国内用于人口活动的资金开支估计达到89亿美元。国际援助资金与联合国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确定的 2 0 0 0年国际援助应为 5 7亿美元的目标相比 ,仍有较大距离 ,仅达到这一目标的 38%多一点。资金缺乏仍然是限制全面执行《行动纲领》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 ,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 ,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 ,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 ,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主要为 :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 ;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 ,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