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33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2028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Backgrou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worldwid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omain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Finland. Methods Data source was a nationwide survey “Health Behaviour and Health among the Finnish Adult Population” (AVTK), from years 2002 to 2003 (N = 5425; response rate 66%). Psychological distress was measured by self-reported questions of general mental health (MHI-5), depression, insomnia and stress.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cluded education, employment status, partnership and children living in the household. Mai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partnership were associated with most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utcomes. Respondents with a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had poor mental health in both genders but less insomnia and stress in men. Those with an intermediate education had the least stress in women. The unemployed and retired were at a higher risk for poor mental health and depression. Moreover, employment status was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and stress in men. Respondents not having a partner showed a higher risk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ccording to all measures. Not having children living in the household was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in women and with less stress in men. Conclusions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having a partner and employment status,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and of having children living at home varies by the domain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easure.  相似文献   
122.
曾慧敏 《兰州学刊》2008,(Z1):88-90
文章试图从整个人类及其发展的视角来讨论信任现象的发生。通过回顾前人对信任产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心理需要也应该是信任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自我保护需要以及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信任产生的重要心理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3.
文章简要论述了青少年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4.
培育公民依法维权意识路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公民的维权状态,分析影响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相关因素,围绕创新维权教育、顺畅维权渠道、引进社会力量、减少维权成本等内容,提出培育公民依法维权意识路径的策略。旨在通过路径培育,最大限度激发公民依法维权意识,指导公民在法治化轨道上积极维权,避免矛盾激化,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进而推进法治化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5.
吴智育 《河北学刊》2012,32(4):123-125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成才问题、成长问题、挫折问题、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精神病等六个层次的心理问题,其具体表现主要为心理困惑、身份困惑、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心理严重等.为此,应当从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心理档案管理、加强心理疏导、建立心理极端事件应急机制等四个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6.
犯罪人犯罪的动机、目的、犯罪时的心理状态、以及犯罪后的态度等犯罪心理,是刑事审判中刑罚裁量时可考虑的酌定情节。对酌定情节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影响到审判机关定罪量刑的准确性,而酌定情节涵盖内容尺度的把握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犯罪人实施犯罪时的心理(心理态度)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作为法官对犯罪进行定罪量刑的依据之一,以提高审判机关定罪量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7.
《明天》是鲁迅小说中较为特殊的一篇 ,它是鲁迅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 ,隐藏着更深的发泄、自慰和自我解脱的心理动机 ,形象地演绎了早期鲁迅解开死亡之结的精神历程 ,因此《明天》这部小说对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8.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使贫困生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团体。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及其成因,从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探讨了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9.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面对更多来自心理、生理、环境的变化,承受着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更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心理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困惑心理、厌学和消极心理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0.
论述了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取得优势地位 ,必须依靠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 ,综合国力竞争 ,实质上是人才和全民族素质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谁就将是 2 1世纪的胜利者 ,并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那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身心健康素质培养 ,是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关键。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管理机制 ,使素质教育收到实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中 ,思想素质是方向 ,文化素质是核心 ,身心健康素质是保障 ,为此 ,需要更多的教育家、学者倾注大量心血 ,为 2 1世纪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