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707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领域。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战略取向以及面临的问题与矛盾进行讨论,并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提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2.
从太白诗作看,他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之只当作一种把玩,一种游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之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这就使得李白自身的存在和他的诗歌,在现实世俗世界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他的介入现实也只是一种意识的努力,他的诗歌始终摆脱不了第三者的形象和声音,并成了他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43.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情感的压制是西方作家的传统创作主题,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其代表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延续了对现代工业文明下情感状态的思考。小说集包含的八个短篇小说构成了一张由孤独、荒谬和欲望其中又掺杂纯真在内的多重情感交织的网,以此反映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麦克尤恩的创作立足于当今英国社会现实,很好地体现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4.
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揭示了人性自由的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主人公无法割舍身边的"六便士",又执着追求虚幻的"月亮",凸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显示毛姆对人性的矛盾以及人生内涵的复杂性的深刻探索.  相似文献   
45.
芥川龙之介与川端康成的文学个性及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以剖析近代人性的利己主义、冷静地关注并描写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见长;川端康成则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以回避现实、执著追求日本的"传统美"著称。"人性恶、现实丑"的揭露与"传统美"的追求,展示了二人迥然不同的文学个性。然而,在能体现人生及艺术追求的死亡观念上二人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最终都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从中可见日本传统的文学之魂及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对他们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民俗学是以研究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的一门人文科学。民俗学研究对社会现实关注的范围和程度决定其学科前途和命运。民俗学在外国历史考古中创立,在现实需要中成为“显学”,在关注社会现实中发展。我国具有丰厚的民俗资源,社会环境优越,学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7.
后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依赖信息,而信息的交流又牵涉到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利奥塔尔采用语用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提问的语言游戏,后现代科学只能通过语言的误构构筑合法化的基础。因此,后现代知识的目的仍在追求真实,即通过"语言游戏"而产生真理。但由于利奥塔尔对语言作了技术性处理,过于强调语言的异质性以及对思辨叙事合法性的怀疑,这就已经背离了其理论的初衷。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几代史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面对目前研究出现的困惑,有些学者认为这一问题的探讨是意识形态话语的产物,是用欧洲历史来框架中国历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假问题"。我们认为对古史分期问题作"假问题"的界定,是一种非历史主义的观点,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因此,进一步展开对古史分期问题的探讨,有着多层面的充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9.
“现实性”与“现代性”是鲁迅陶渊明批判中的两重依据。同时,在这两种理性标尺要求与作用下,鲁 迅也完成了对陶渊明人格的重构。而这种重构是以突显陶渊明性格中“金刚怒目”成分为其主要标志的。  相似文献   
50.
《社戏》、《故乡》中的儿童乡村生活是鲁迅诗化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立人思想灌注于他笔下的诗性故乡中 ,从诗性的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