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2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在看到父亲挥手的这一刻,我突然觉得我对父亲的逆反心理就像孙悟空在如来手掌里翻的跟头,我怎么也翻不过父亲的一片舐犊之情啊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难以应对的困惑,以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正确地掌握学生"逆反心理",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不同体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接受新动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雍天荣 《领导科学》2013,(22):20-21
所谓群体逆反心理,就是一群人对某个事物或者某个观念的原正确性与原正当性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走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极端上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由于群体逆反心理是依存于数量众多的"群众"身上,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的意愿,必然会在形式上表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子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全部罪恶。宙斯反复叮嘱潘多拉千万不要把盒子打开。但潘多拉对盒子充满好奇,终于还是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在中学教育中,也经常出现相似的例子:老师不断告诫学生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6.
仲强 《职业》2016,(29):45-46
中职生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正常心理现象,其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源于中职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客观原因在于施教者的教育失当.本文提出,作为施教者之一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探究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疏解中职生的逆反心理,使广大中职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现在,技工学校正面临着"生难招、课难教、人难管"的困境。技校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不自觉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笔者学校领导班子一直要求教职工一定要做到从内心里理解并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搞好技校教学和管理。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此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技校学生年龄一般为十五六岁,正是自我意识很强、又非常敏感的时期。由于他们以前的学习成绩不好,在家庭和学校中长期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因此对爱和尊重更为渴求。而如果在技校里仍然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他们往往会延续过去的行为,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教学和管理的改观自然无从谈起。技校老师应善用理解和尊重,应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农村中学,如今正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有"心理创伤"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由此给学校和老师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少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掌握大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尤如一个气象工作者要掌握百页箱里的寒暑表一样显得非常重要。当今大学生,他们当中相当部分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们有事业心,在科学知识成等比数列增加的今天,他们从中学、大学到研究生院这些台阶上一个一个地上升,有千千万万个青年学成后正在为祖国建设出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就是他们之中不少人存在着逆反心理。下面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规范学习中 ,学习者常常会表现出与接受相反的状态 ,逆反心理作为这种背离倾向的典型 ,已成了一种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但是 ,逆反心理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 ,个性差异形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内部依据 ,教育则构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外部条件。所以 ,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加以引导 ,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出逆反心理的求异创新、开拓进取的一面 ,克服其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