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5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管理学   617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92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779篇
理论方法论   612篇
综合类   7577篇
社会学   730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721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革命道德教化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以现代性道德价值理念来分析,革命道德是一种“信念伦理”,革命道德教化作为“非常时期”的道德教化活动,不能实现对启蒙道德教化的超越,与之形成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某种断裂。透析革命道德教化的现代性断裂现象,对当代道德教化有着重要启示。“和谐社会”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是当代道德教化的核心理念,是对革命道德教化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62.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的国家”。我们正处于“十一五”的关键之年、开局之年,同时也处于新科技革命更迅猛,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的重大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4.
传统不是器物遗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神规定,传统是在现代文化运行中生成的事实和意义的复合,是由不同时代的变异体组成的连续体。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和文艺学中并不存在截然的断裂。所谓话语霸权在当代中国也只具有十分有限的意义。中国当代文艺中也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典范。传统的生成类似于基因的生成,但基因制约性在当代条件下的受到限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应对全球化冲击,我们的文艺学应具有无为和有为相统一的智慧和策略。  相似文献   
65.
王夫之学贯古今,思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他对历史上种种神秘史学主张的尖锐批判,对“理势相契”论和“相天造命”说的深刻阐述,展现了他的史学思想推倒一切的革命精神和破除迷信的理性光彩。  相似文献   
66.
当代家族小说的性别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族小说创作中,当代作家以现代意识与人道同情表现出对女性命运与妇女解放问题关注的热情,但由于受到男权社会文化传统与性别立场的影响,他们对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之中又存在着性别上的隔膜,无论是对女性躯体的描写,男女两性关系模式的建构,叙述者与人物的性别话语,还是在性际关系价值评判中的厚此薄彼,都从不同的侧面流露出作家男权意识的传统积淀,都是男性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想象性书写。  相似文献   
67.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为视角,深入挖掘盖茨比的人物形象,揭示菲兹杰拉尔德在主人公身上所赋予的另一层深刻含义--盖茨比是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中一个戴着君子面具的伪君子形象,从而对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68.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教学话语从生成、传递、接收到理解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符合信息传递的规律,同时又有其独特性。教学话语信息的传递过程涉及七个要素,分为六个阶段。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话语方式多样化、方法灵活;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信息意义丰富、复杂。教学话语信息的最终传播效果有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因此,运用系统的方法在众多传播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中探索真正导致教学话语传播效果的原因,是增强教学话语传播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左氏会笺>是日本学人竹添光鸿对<左传>进行注释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搜览载籍,稽考诸说,折衷众家,深文以辨,审慎以断,守正创新,颇多所得.竹添氏在注疏中,大量使用训诂术语,释义明理.传统术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和理性判断的科学自觉程度而且显示了他的学术继承性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著中训诂术语的特点的归纳及含义和功能的分析阐扬,使人深入理解作者的疏解,并能全面把握其训诂条例,帮助正确认识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