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07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950篇
社会学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是各高校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之一.这部教材共进行了六次修订,每次修订语法体系都有较大变动.作为语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短语系统也处在不断修订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这部教材不同版本短语系统的比较,使读者了解这部教材短语系统产生和修订的状况、历史背景以及半个世纪以来汉语短语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2.
<庄子·天下>篇讲"关尹、老聃"之学时,有"建之以常无有"一语,"常无有"之义自来不得确解.本文认为"常无有"本当作"恒无有",并根据楚简中"互"字每可用如"亟"字的现象,推测在<天下>篇较原始的本子中此三字本作"互无有","亙"本应读为"极",但被后人误读为"恒"(已有学者指出,<庄子·天地>篇中就有"未始有极"被误读为"未始有恒"之例).上博简<互先>篇的"亙"字亦应读为"极".此篇首句为"亙(极)先无有","极先"与"太始"、"太初"同意,在篇中还被简称为"极".<天下>篇的"极无有"即是<亙先>篇的"极先无有",与<庄子·天地>所说的"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同意.  相似文献   
103.
尽管《理想国》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实际上也不可能实现,但理想国实际上是一幅和谐的政治社会构成图。柏拉图通过追求价值化的善、世俗化的正义、知识化的美德对理想国进行精雕细刻,构建了一个"人间天国"。  相似文献   
104.
105.
铁凝《笨花》叙述与表达,以第三人称和“第三性”为叙事视角,从生活化叙事结构和意象叙事系统中,探测人性结构的大美,并以结实、简朴、准确、温润的叙事语言完成小说“辐射法”和“嵌入法”的叙事行为,从而形成作品冲淡温润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06.
庄子以整体象征、浪漫而荒诞的寓言言说,驰骋想象,自铸新词,运用典型与意象,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新文体——自恣适己、仪态万方的“庄周体”。这显示了庄子文学意识的先觉、文学创造精神的崛起与文体的自觉。鲁迅称《庄子》一书“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正是就其文学的发现与文体的创造及其在汉文学史的创造性贡献而言。  相似文献   
10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分别从城邦的正义和灵魂的正义两个方面来阐述正义本身。而对于为什么当且仅当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才能说清楚正义问题,柏拉图并没有给出恰当的解释。同时,柏拉图也从城邦的正义想当然地过渡到了灵魂的正义,并进行了类比,认为两者结构相似、各个部分能够一一对应。这在逻辑论证的有效性上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类比本身也有不少的问题,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就哲学的严谨性上可以说问题很大。另外这种类比过后也会出现一些"剩余",而这些在某些偏僻的角落里为柏拉图意识到了,但是却给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参考《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论语》全书以及前人有关著述,对《论语》“有耻且格”之“格”进行了新的解释,指出“格”有“安”义。  相似文献   
109.
相等性原理与《易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如果深入研究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分类”与“类比”现象的本质,就会发现人类在“分类—类比—抽象”认知活动中所依赖的“相等性原理”与“不等性原理”。它对在深层结构中揭示《易经》“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1964年3月2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在参议院发表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旧神话与新现实》的著名长篇演讲,目的是激励美国公众自由思考和讨论美国僵硬过时的对华政策,进而推动国内对华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并且建议美国在对华政策中增加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