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27篇 |
免费 | 1060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701篇 |
劳动科学 | 190篇 |
民族学 | 897篇 |
人才学 | 787篇 |
人口学 | 210篇 |
丛书文集 | 12404篇 |
理论方法论 | 2352篇 |
综合类 | 24141篇 |
社会学 | 2626篇 |
统计学 | 9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3篇 |
2023年 | 982篇 |
2022年 | 1004篇 |
2021年 | 1271篇 |
2020年 | 941篇 |
2019年 | 1092篇 |
2018年 | 448篇 |
2017年 | 704篇 |
2016年 | 896篇 |
2015年 | 1489篇 |
2014年 | 2930篇 |
2013年 | 2481篇 |
2012年 | 3135篇 |
2011年 | 3477篇 |
2010年 | 3129篇 |
2009年 | 3270篇 |
2008年 | 4247篇 |
2007年 | 2958篇 |
2006年 | 2238篇 |
2005年 | 2260篇 |
2004年 | 2006篇 |
2003年 | 1903篇 |
2002年 | 1677篇 |
2001年 | 1464篇 |
2000年 | 1085篇 |
1999年 | 596篇 |
1998年 | 319篇 |
1997年 | 259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持续关联与聚合、发酵与扩散,极大地影响着公众的情感和态度,易引发集体非理性恐慌,网络时代信息扩散和迭代呈现全新特征和趋势,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利用Python技术获取媒体原始资料,对资料进行扎根编码分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模型。根据编码结果识别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六大主范畴,包括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有效的)组织动员、社会控制、风险放大,将主范畴内容纳入价值累加理论六大因素中,分析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是以突发事件为分界点,分为前期蓄势、中期造势、紧急处理三个阶段,前期蓄势和中期造势阶段通过多轮循环相互反馈影响,最终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在整个风险扩散过程中,网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站”,其加速了信息传播,强化了公众风险感知。本研究运用价值累加理论、基于宏观和微观整合层面,细化探究了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的完整过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风险放大SARF研究框架,为相关研究做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2.
63.
李德栓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8):17-21
萨特对传统发展方式作过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反思。在看到传统农业和工业发展方式有反生态性之后,萨特从自我意识和阶级利益差别方面分析了传统发展方式反生态性根源。萨特感性地认识生态问题有助于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从工业化社会阶级利益差别导致人们认识与行动的不一致性来反思传统工业发展方式的反生态性,符合资本主义的初期情况,但结合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运动情况看,萨特对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反生态性的反思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4.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全球化视野将博物馆置于全球史、世界史的角度;思考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与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也需要从当代性视角建立起历史与现代生活的链接,为人类寻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从历史发展纵向角度来看,博物馆承担着习俗传承和生活方式塑造的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关注内容生产、业态创新和语境营造。从全球当代性的视角对博物馆藏品进行创造性和创意化解读是内容生产的关键。业态创新的本质则是为观众提供更多进入文化资源的渠道,授权观众书写自己的见解。语境营造需要博物馆转变传统的诠释方式和研究范式,以更多元化和融合发展的视角重新思考自身的哲学定位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5.
66.
秦小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4-32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理论的丰富完善,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创新探索。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需要关注其四个方面的特征: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和系统基础上的法治性。要准确把握这一论述的鲜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认识,加强中国政治制度和施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7.
王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24-29
阈限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状态,具有反结构的特征。它首先由范热内普提出并经由维克多·特纳发展,遂成为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范热内普的“过渡仪式”中,阈限“过渡性”的根本特征被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明确。从结构与“交融”共通互补的角度,阈限被维克多·特纳赋予了反结构特征,即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分类中无法被明确或安排,是时空和社会之外的存在。随着社会背景和学术语境的变迁,蕴含着过渡性、边缘性和永恒性等特征的阈限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其适用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发展中实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评,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6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教育强国的愿景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全面指导,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以及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0.
本文概要介绍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理论期的理论发展情况,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最后对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