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姑恶”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和小说中大量存在,“姑恶”成为重要的文学母题。在性别理论观照下,“姑恶”叙事虽然有明显的性别语法,但与西方女性主义所提示的“妖魔化” 女性有所不同,“姑恶”所表征的婆媳性别关系具有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特殊性。一方面,婆媳关系是父权性别机制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代行父权的母权也是有限的。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姑恶”主题表征,建构着父权机制之下的姑贤媳孝性别理想。  相似文献   
32.
齐国“姑姊妹不嫁”与“巫儿”之俗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齐国建国初期的国君阶层中曾流行过“姑姊妹不嫁”的遗风,但它至春秋初期后不再见于记载,而所谓齐襄公、齐桓公二位君主曾经有“姑姊妹不嫁”“污行”的史实也经不起推敲,其疑窦丛生,很难使人信服.并且所谓齐国民家“长女不嫁,为家主祠”的“巫儿”之俗,也并非只是替其家主祠,而是当时平民无儿子继承家庭中以长女招赘夫婿的一种婚姻形式.  相似文献   
33.
青海贵德地区藏族女孩"头发宴"成人仪式历史久远,富有内涵,是目前藏区仅存且仍在延续的一种文化传统。仪式过程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由准备阶段、迎客、落座茶、宴会、回礼等环节组成,形式多样,集文化与娱乐于一身,其中蕴含了藏族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多种文化因素。在人类学理论层面,阐释头发的文化意义,并与《祈颂姑》进行比较,探讨"头发宴"的社会文化内涵——舅权和礼物馈赠,揭示藏族传统婚姻家庭结构、财富观念、人际网络与社会资本等社会事实和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34.
华夏礼仪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伦理精神。《仪礼·士昏礼》中各种仪节的制作是对壻、妇、舅和姑各自所应担承的伦理责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短短的一场婚礼,《士昏礼》凸显了夫妇一体而有别、夫义而妇听以及舅尊而姑慈等家庭伦理精神,从而人尽其伦、各尽其分,终至内外和顺、国家理治。  相似文献   
35.
鲁迅与表妹琴姑的相恋,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鲁迅研究领域争论的一大热点。鲁迅与琴姑的相恋是存在的,是有史实根据的。琴姑的死,对鲁迅的情感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山西方言称呼堂兄弟、姑表兄弟和姨表兄弟这三种亲属关系的称谓词复杂多样,文章通过比较全面的梳理,归纳出七种称谓类型。这七种称谓类型有主要类型和次要类型之分,作者把这些称谓类型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这些称谓类型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7.
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中主要人物邓幺姑,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在她身上光明与黑暗,叛逆与贪欲,泼辣与善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这一人物性格的描写,展示出黑暗社会在她心灵上的投影,详尽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38.
回族清真寺作为从异域“移植”过来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对话、调适、最终达到适应。经过对话-适应-再对话-新的适应的过程,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无疑将建构起属于自身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力量的介入将成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建构其地方性知识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9.
杭州市拟重建雷峰塔,该塔到底是啥样的,引起各界关心。本文从难见引用和说明的角度,对咸淳临安志载吴越王钱俶记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并得出了八角七层楼阁式塔的明确结论,为重建雷峰塔提供了最初创建时的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