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9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6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100篇 |
人才学 | 66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514篇 |
理论方法论 | 134篇 |
综合类 | 1157篇 |
社会学 | 348篇 |
统计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姚中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4-85
中国式现代化正定型于经过创新发展之传统“国—家”形态。运用历史政治学进路进行比较性考察可见,“国家”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类型之别:西方类型无视甚至刻意否定家、族,中国类型承认家、族之合法性,以国—家兼容一体的结构和精神为骨干,形成“国—家”形态。它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屡遭冲击却顽强维系,晚近一百多年间又经历了家、国脱嵌-再嵌合的过程,其强大历史韧性要求我们将其理论化为自主知识体系之基础性概念:“国—家”肯定家对人的生存论意义,承认家、族的政治合法性与治理功能,“拟亲化”机制广泛存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家内亲亲之情弥散于国中;“国—家”是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其政治以人心为枢纽,其政府是全员的、全方位的责任型政府,更大范围的天下秩序以家为基础。 相似文献
83.
扬州昆班曲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88-97
明清两代,扬州的职业昆班和家庭昆班同时兴盛。清代康熙和乾隆历次南巡,盐商巨贾为接驾而组班献演,使扬州成了全国剧坛的中心,造成了昆腔“七大内班”的特殊声势。光绪年间,“扬州老洪班”进驻上海,在集秀戏园公演了五个多月,实力惊人。此外,扬州又流行业余的昆曲清唱,时至今日,扬州的曲社仍一脉相承。这是扬州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4.
85.
大学家校合作: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福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118-120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的家校合作活动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大学家校舍作的常见问题在于合作理念缺乏科学性,合作内容缺乏系统性,合作方法缺乏互动性,合作途径缺乏多样性,合作机制缺乏规范性:其原因是合作活动没有得到组织制度、时间空间和物质奈件等方面的保证。而转变合作观念、改善合作环境、增强合作能力、拓展合作内容、丰富合作渠道是提高大学家校合作成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6.
和富弥生!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本文企图通过对《子夜》与《家》的艺术比较研究,将茅盾与巴金的比较研究这块空白提到世界汉学家们面前.本文的构成是:《子夜》与《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艺术风格的比较;艺术视角的比较;结构艺术的比较. 相似文献
87.
88.
《琼州学院学报》2020,(1):98-102
作为海南本土文学家,丘濬长于沧海之滨而宦游于禁闱之地;贵为内阁名臣却屡怀乘桴之思,这一独特的心路历程在丘濬创作中凝聚为引人瞩目的涉海意象,成为折射其人生心境的典型载体。早期丘濬以遥指中原之志自我期许,故将穷荒远海讴赞为不减中州的奇绝瀛海;初入禁闱则以踊跃鸣盛之情自我幻化,故将帝乡宦海视为人间瀛海;晚年垂暮则因素心难遂而自我失据,故将一腔孤忱寄托于梦中远海。丘濬诗词涉海意象的哲思内涵容有不足,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奏以及对忠孝两种人生路径的双重悲鸣,既深度契合丘濬作为理学名臣的人格境界,亦对传统士大夫群体的家国情怀做出了深挚书写,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89.
两湖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世界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文化传统角度观照两湖现代文学,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两湖现代作家浓郁的忧国忧民的经邦济世情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家国天下的“大写”之中往往交融着强烈的屈原式的孤独个体性感受和愤懑激情,这是两湖现代文学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书写的“异彩”与特色;与此平行的另外一条思想脉络是以老庄为起源的道家文化以及后来的佛禅文化,在两湖现代文学写作中亦有不同凡俗的表现。两湖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为读者提供了面貌各异的地域风景、风俗和风情场景,增强了文学的地域色彩的丰富性,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其中,楚地巫骚文化的书写不仅是一种审美意义的呈现,而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已经引起作家和读者的关注,其间的得失成毁也足以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90.
李澜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7-23
从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家礼家范入手,分析发生在明末至清代的"冯小青现象",并进一步证明,通过文人对其人及其生存环境的解读,冯小青从一个现实中的才女演变成为那一时代的道德偶像。文人对"冯小青事"的道德解读最终实现了阅读视野的突破,冯小青这一人物形象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