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21篇
  免费   1715篇
  国内免费   331篇
管理学   9841篇
劳动科学   698篇
民族学   1368篇
人才学   1988篇
人口学   1006篇
丛书文集   15385篇
理论方法论   3530篇
综合类   31644篇
社会学   7147篇
统计学   1860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502篇
  2022年   1627篇
  2021年   1378篇
  2020年   1576篇
  2019年   1453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1268篇
  2016年   1601篇
  2015年   2215篇
  2014年   4539篇
  2013年   3555篇
  2012年   4274篇
  2011年   6041篇
  2010年   5116篇
  2009年   5016篇
  2008年   4997篇
  2007年   3591篇
  2006年   4385篇
  2005年   3516篇
  2004年   2704篇
  2003年   3105篇
  2002年   2904篇
  2001年   2190篇
  2000年   1470篇
  1999年   631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学科群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进程中最具有探索性和方向性的新动向。探讨了传统学科管理模式对学科群建设的管理带来的障碍,提出在“双一流”背景下,学科群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从建立科学的投入及协调管理制度、引入过程监管机制、建立成效评价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学科群建设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2.
“致良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其讲学的立言宗旨,又是王门诸子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思想纲领。20世纪以来,关于“致良知”教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哲理诠释与精神信仰两种不同诠释路径。反观20世纪以来阳明“致良知”教的两种研究取径,都不可回避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成德成人。成德成人的德性教养既是儒学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更是阳明“致良知”教的本旨意涵,其意义就在转化个体生命情感、精神意志的过程中显现出人人本有且知是知非的良知。在成德成人的基础上,哲理诠释的路径蕴涵着精神信仰的价值追求,而精神信仰的路径又表现出哲理诠释的普遍性面相。这既关涉如何体贴阳明哲学的真精神,也向当代儒学研究提出了应当如何诠释儒学传统价值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新贫困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困厄与重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 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 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水准而引发的结构性贫困,也包括由消费欲望激发的社会心理性贫困。 由此,乡村消费转型表现为如下困境:私人消费中,个体消费认同在地和脱嵌的困境以及家庭消费规范物质化和人伦的两难;集体消费中,消费品“上移冶和“下乡冶的悖论。 为应对这些困境,必须从消费角度,破解“新穷困冶的结构性和文化困境,实行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  相似文献   
994.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认为,“冷战”结束后,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因为自此形成的“新世界秩序”“债务国家”是导致存在“人权祸害”的原因。为了解决人权问题,德里达将希望寄予建立一种“新国际”,但直至目前为止,“人权祸害”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之后,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减轻一些“人权祸害”的,因为构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使德里达憧憬的“新国际”成为现实、实体和实践。  相似文献   
995.
“深度翻译”通过添加阐释性文本如译者序、评注、术语注解、注释等手段,有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异质的语言与文化。第四届“傅雷杯”大学生翻译赛所选的英语源文本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点和知识点,可灵活采用“深度翻译法”。结合参赛译文,针对性地探讨了“文化背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三种注释类型在英译汉中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深度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生态文明取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既体现为"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也体现为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转向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定位,还体现在跨行政区域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协同共建经济区的尝试中。  相似文献   
997.
学术界关于"战国策派"的内涵、成员、聚合、刊物、外围等问题依然模糊不清或者莫衷一是。至于它与《民族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法西斯主义、国民党的关系等等,更显得神秘混沌。因此,"战国策派"亟需得到辨析和考证。学界意识到"战国策派"具有综合性、多学科的特质,却忽视了它的流变性、阶段性的特征。同时,"战国策派"的研究仍未能摆脱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左翼思维模式。要把握"战国策派"真实的状况,必须在立场上超越、价值上突围,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预设框架和思维模式,回到历史现场和历史语境中,从原始刊物入手还原"战国策派"的基本史实,并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考查论述。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动感地带"为研究对象,从体验营销的视角出发,在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感地带"品牌体验价值组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体验价值、价格体验价值、服务体验价值、情感体验价值、品牌体验价值。"动感地带"通过给用户提供产品体验、价格体验、服务体验、情感体验与品牌体验而得到了年轻用户的喜爱,体现了体验创造价值的营销机理,同时为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其他公司提供一些营销策略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9.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艺海风光》,是"联华"—"华安"公司于1937年出品的第二部短故事片合集,同样属于新东家凝聚人气、巩固市场的应急之作。这部近几年才对外公映的(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影片再一次证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中国电影制作主流,主要涵盖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形态。对《艺海风光》读解的当下价值和意义在于,国防电影、新市民电影与新民族主义电影,不仅是战前中国电影生态的全部面貌,而且也是抗战期间能够被不同地缘政治接纳和得以发展的电影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