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59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9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109篇 |
人才学 | 110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532篇 |
理论方法论 | 255篇 |
综合类 | 3125篇 |
社会学 | 892篇 |
统计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313篇 |
2014年 | 676篇 |
2013年 | 475篇 |
2012年 | 480篇 |
2011年 | 420篇 |
2010年 | 407篇 |
2009年 | 438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368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87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91.
大礼议是影响明代政治走向的重要事件,将大礼议仅仅理解为争论兴献王的尊号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大礼议的核心是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问题,即对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在大礼议中,新科进士张璁以武宗遗诏为利器,打破了杨廷和一手操纵的廷议,并通过合理解读武宗遗诏的文本逻辑和内容,维护了世宗与兴献王的父子关系,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世宗继位的实情而强迫世宗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并因此开创了嘉隆万改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92.
从阴阳五行说看农道同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道教研究的深入,农业和道教的关系也渐成显学,由于道教本身和其他社会原因,人们对农业与道教关系以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甚至将两者割裂开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农道关系,从源头上厘清两者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基于此目的提出了农道同源,并对其思想基础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阴阳五行说是传统农学和道教农学思想各自产生的共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93.
自主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自主的培养既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适宜的外部环境,还需要师生角色的转换和权力的再分配。对此,笔者提出了视听说背景下”制定学习大纲+课后拓展+合作学习+课上展示”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此模式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建议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994.
荀子建立在天人观人性论哲学基石上的以礼为本、"隆礼重法"的礼治思想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他的天人相分、化性起伪的唯物主义礼治思想是对孔孟德治思想唯心主义的超越,他的明分使群、以义制利的智性主义礼治思想是对孔孟德治思想德性主义的超越,他的"隆礼重法"、德主刑辅的现实主义礼治思想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理想主义的超越.剔除其封建糟粕,它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仍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明确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法律选择原则的地位,但对于该原则的具体功能学界仍有争议。本文结合该法中关于最密切联系的规定,通过追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渊源,着重研究该原则在法律选择中的地位和功能。本文在承认该原则在解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选择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将其定位为一项补充性原则而非基本原则,同时指出在法官适用该原则时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应该对其自由裁量权有所限制,希望能对该原则的司法适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6.
顿悟渐修并重论在晚明学界修正狂禅流弊的过程中兴起,得到多数阳明后学与禅宗学人的认同。周汝登为阳明学浙中学派代表人物,倡导顿悟渐修并重论。在周汝登看来,因为道是不可分割而必须一次完成对其领悟的,也就是要顿悟。但人受习气熏染,而习气是经验的组合。因此可以通过不断的修养而加以净化。故需要在悟道的基础上有渐修过程。这一理论虽有向朱子学回归倾向,但未摆脱顿悟,故仍受朱子学者批评。 相似文献
997.
吕坤是晚明重要的思想家和礼学家.他的礼学以"真情"、"自然"为核心,折中古今,调和繁简,所撰礼仪贴近普通民众,具有"庶民化"的特征.吕坤还特别强调礼与"中"道之间的必然联系.吕坤所谓的自然、真情之礼就是符合中道之礼,中道也是规范人处世行事的标尺.吕坤的礼学思想与他的特立独行的治学精神、治世重民的实学思想密切相关.吕坤礼学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998.
明清之际,江南城市出现了完备的四级城市层级体系。《儒林外史》以相当的篇幅,描写了发生在这些不同层级城市中的文人聚会活动,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文化风貌。明清江南城市的文化集聚与辐射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便是其独特的交通、经济、人文与自然风光等条件。 相似文献
999.
行为共同说以追求社会防卫为价值目标,主张以“共同行为”这一事实认定多数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共同性”,在“行为”面不要求共同实施特定的犯罪;在“意思联络”方面,也不要求数人必须具有共同实现犯罪的意思联络。由于这一主张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共同犯罪的事实,从而不能科学地认定犯罪人之间在行为上何以共同性的问题。因此,日本行为共同说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1000.
经历两个半世纪的明朝大厦为何瞬间倾覆?清前期,引发上自皇帝、官僚,下至学界文人的不断反思,探讨明亡之鉴,众说纷纭。总结概括,主要有六种观点:亡于流贼;亡于宦官;亡于朋党;亡于皇帝;亡于民困;亡于学术。上述观点,只是强调某一因素对明亡所起的作用,而明朝覆灭则是长期社会矛盾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