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25篇
理论方法论   261篇
综合类   3716篇
社会学   19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作者采用描述翻译学研究方法,以英译诗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就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再现意境美的三大主要问题作了研究并给出对应策略:其一,掌握保留原诗模糊美感与使译诗具可读性之间的度: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及结构、弘扬东方含蓄美学文化;其二,译诗读来要符合原诗的情绪、节奏,不要因韵损意;其三,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的文化因素采用替代、一般化等变通、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72.
意境是我国古今作家、文论家研究了上千年的课题,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应从文体语言角度切入,阐释意境产生于诗体跳跃的有韵律的意示性语言的奥秘。意境是个完整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半成品。散文中的意境是文体渗透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作者最近整理一批尚未刊行的梁启超与台湾遗民林献堂以及相关人士的往来书札四十余封,通过细读全函,排比整合,编辑成书,不仅见证了梁、林两人的情谊,对于两岸文化文学的交流,尤其围绕梁氏访台的政治背景、交友来往等一系列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4.
宋人范温评杜诗时举了四个“全虚而意味无穷”的例子,虚,即虚字.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显然无法分析其所谓“虚字”.论文结合大量古人论杜诗中“虚字”和“实字”的例子,分析归纳,发现古人诗论中所说的“虚字”和“实字”与今天语法的界定不同.论文认为不能用今天的语法去分析、界定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并指出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75.
76.
历经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被贬黄州的苏轼惮于做诗为祸,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他视为"小词无碍"的创作中,致使其创作发生了由诗而词的重大变化.但因为那场文字狱给苏轼太深的精神创伤,即使是"小词"的创作,也明显地表现出苏轼词学风格由前期的外张向内敛、昂扬向悲壮、积极向悲凉的重要转换.  相似文献   
77.
涂又光是一位有着深厚诗学素养的诗人。作为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包括五律、七绝、七律、词、赋、联文等;其品骨自高,其寓意自远。作为教育家,他把诗教贯串于教学之中,有着极其深邃的诗教思想;涂又光创作的诗作以自为本;肯定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不仅是诗的表现,而且是形象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文学表现。涂又光的诗词联文及其诗教思想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8.
诗歌言语生成中的非语义和非句法规则总称为“非语法化”,它构成了诗歌言语状态的第一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一次生成”。非“非语法化”、中性词语、直接呈现……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诗歌言语运动的第二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二次生成”。两个变项都意味着泛诗精神和纯诗精神的努力 ,并分别构成了中国 80、90年代优秀诗歌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79.
1938年,赛珍珠因《大地》三部曲“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大地》第一部中,“史”性和“诗”性的特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史”性使其拥有厚重的内容,“诗”性使其具备艺术魅力,二者的共同构成使作品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