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1749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196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681篇
理论方法论   390篇
综合类   4274篇
社会学   1641篇
统计学   45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879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小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风险的检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中小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市场发展的初期,出现了尚未经历繁荣,便陷入危机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后控制力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联盟担保机制模型.解决上述问题,为我国担保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信息不对称与营销活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逆向选择和造核风险等都是由非对你信息引起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完全而无法从事交易,甚至使交易停止.因此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促使交易顺利进行,就成为营销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讨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营销活动有什么影响.并就如何减少这种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信息不对称对交易双方经济行为的影响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负有差异.即部分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  相似文献   
43.
李腾 《北方论丛》2016,(1):103-107
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包含着“夭寿(生死)与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身立命”这两方面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时间的视域下,将此在解读为“向死而在”,与言说“生生之大德”的儒者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命定的偶然性(个体的人必然有具体的实质限定)、必死性(有限个体必有其死)和使命义(人禀受善性而有道德使命)这三者构成了《孟子》中的“命”义。孟子反求诸己,追求人的本然善性和生之尊严;海德格尔则认为面对死亡的决断,是个体成为本真存在的关键,而儒者的生活方式可视作本真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4.
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通常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因此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令他惊奇的是,不久后他发现自己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中的重要原理:装作有某种心情,往往能真正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较有自信心,在事情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相似文献   
45.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其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人性的觉醒,又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随着佛教的渗入和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以业报轮回为核心内容的灵魂不死观念的变相。而佛教灵魂不死所具有的道德威力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近代思想家们崇尚的灵魂不死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功用,使灵魂不死延伸为一种贯穿自我、民族、国家和人类并跨越时空的永恒精神。它启迪现代人从更深的层面上思索和追求人类历史留下的不朽精神与风采  相似文献   
46.
《行政处罚法》修订后不予处罚情形一变为三。需要全面准确分析其内在法理,为不予处罚制度的成立与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法理支撑。从《行政处罚法》上关于行政处罚目的的规定,参考刑法“无罪不刑”的理论和制度,得出“无危害性不罚”之法理;从处罚便宜主义理论出发,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及“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的政策背景,得出“首违可以不罚”之法理;运用责任主义理论,结合现行《宪法》第38条,得出“无过错不罚”之法理。同时,“当事人证明”不能视为过错推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也并非以例外条款剥夺当事人的证明权利。  相似文献   
47.
简论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代著名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哲学 ,认为潘尼卡从不二论立场提出了他对其他多元论的批评并提供了自己的选择方案 ,即拒斥普遍主义 ,确立宇宙性信心 ,以“对话的对话”保持极性间的张力。本文最后认为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是一种灵性多元论  相似文献   
48.
确认不侵权之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领域中的“确认不侵权之诉”是消极确认之诉与知识产权纠纷相结合的诉讼方式,其性质应为确认之诉,为确认之诉的单独适用。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目前理论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法层面上尚付阙如。应借鉴大陆法系确认之诉和英美法系宣告式判决之法理和立法规定,以期对确认不侵权之诉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9.
从语言符号的不完备性和语义指代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阐述了语言的不完备性,进而从语言与交际的关系出发,指出语言的不完备性对交际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由此带来的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50.
李宏  姚炎中 《21世纪》2014,(5):8-11
2013年3月17日,就任总理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曾庄严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今年3月5日,在向全国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再次重申:“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