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毛主席的小名叫毛伢子,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8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开始读书。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从《三字经》、《百家姓》等浅显的读物开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逐步深入。“四书”、“五经”等书,他都读过,甚至包括《左传》。正是因为《左传》这部书,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还保存着他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相似文献   
52.
俞正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正燮(1775-1840年),字理初。黟县人。 幼年在黟县城就学,熟读“四书”、“五经”外,子、史、集无不涉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17岁,到父亲任上句容学署,一边侍奉父亲,一边读书。与句容王乔年共同撰写《阴律疑》,这是他试行著述的开始,当时人们誉为“穷理至性之书”。嘉庆三年(1798年),到京师求学。次年,成国子监生,学问大有长进,著述有《书五礼通考后》、《唐律疏义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索隐书后》等。  相似文献   
53.
《摩西五经》是基督教经典《圣经》的重要部分,对西方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读者常有阅读的困惑以致误读。本文拟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4.
金代科举继承唐宋之制而更加规范和严密,其命题范围基本上限定于五经三史之内,题目或关涉时政,或留心治道,多寓含政治目的,反映出金国统治者争取正统、推尊儒学、以文治国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55.
从前,祝家庄有个祝员外,祝员外有个女儿叫祝英台。祝英台是祝员外的掌上明珠,从8岁开始,祝员外就给她请了个私塾先生,教她四书五经。祝英台也跟别的女孩子不一样,从小就聪明伶俐,私塾先生教的四书五经,她一背就会。一天,  相似文献   
56.
自明景泰七年始,濂溪后裔周冕赐被封为五经博士,朝廷实行了世袭授职、修葺祠宇等系列优抚政策,成为濂溪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周冕通过祭祀来扩大和深化理学的传统,修纂《濂溪遗芳集》,建构以濂溪学为中心的后学图谱,不断传播着濂溪学说及故里风物,引发后世文人学者竞先修史编志、刻石题咏。这适应了理学到心学的学术文化转向,将濂溪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57.
58.
从文献角度讲,五经是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化之源,作为“群言之祖”,五经的意义首先在于其对中国文化之道的承载,其次则在于载道的具体方式。通观《宗经》,刘勰以原道的逻辑理性统摄载道的价值理性,完成了中国道统向文统包括人文审美传统的理论转换,其理论集大成的贡献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59.
东汉时期,是古文经学发展兴盛并压倒今文经学的时期,同时也是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的时期。这一融合最终是由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完成的,其标志则是"郑学"的出现。这是两汉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大进步。但首先在今古文经学融合方面做出贡献的是郑玄之前的许慎。许慎在汉代是以古文经学大师的面目出现的。许慎的《说文解字》兼采今文经说即已体现了融合的精神,而他的《五经异义》更为这种融合起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0.
再论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代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其影响十分深远.关于这一论题的专著及论文为数众多,在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问题上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应该在于其是否被立为官学.这种看法虽早有先贤提出,但本文的意义在于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