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09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66篇 |
劳动科学 | 28篇 |
民族学 | 78篇 |
人才学 | 154篇 |
人口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1450篇 |
理论方法论 | 288篇 |
综合类 | 3408篇 |
社会学 | 541篇 |
统计学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63篇 |
2014年 | 310篇 |
2013年 | 281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70篇 |
2009年 | 453篇 |
2008年 | 514篇 |
2007年 | 386篇 |
2006年 | 393篇 |
2005年 | 362篇 |
2004年 | 478篇 |
2003年 | 339篇 |
2002年 | 301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在“道德革命”的旗帜下,梁启超的《新民说》表达了“新民之道”的多项意谓。该书以明确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为前提,以建设“公德”为契机,以“利群”为道德之总纲来平衡公德与私德,目标是造就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应的“新民”。解读《新民说》,不宜纠缠于表述之欠周延甚或前后扞格,而可悬置系统哲学的框架,以观念史的方式钩玄提要。“新民”的历史形态是由“臣民”变为“国民”或“人民”,在道德界则应超出“私德”扩展“公德”。真正把握其“公德”观念,需要对“德”有逸出一般行为规范的界定,明确其包含“品性”“德行”和“行动”及其“力量”之复合意义;在此基础上会看清梁启超所谓“公德”实际上包含了一个观念群,它们由五对相反相成的观念绾合而成,涉及到形上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诸学科,对它们作辩证综合方才能描绘出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型理想人格,汲取其对于我们今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在人格要素商业化利用的浪潮下,如何构建我国的人格要素商业化利用的规制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总体来讲,域外有四种规制模式。其中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的仿冒之诉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模式都存在内在缺陷,难以克服;美国二元论模式下权利归属的正当性值得怀疑,也不利于人格要素中精神利益的保护,还可能给我国造成制度冲击。我国应该借鉴德国"一元论"模式,但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概念应予废弃,以及死后人格要素的精神利益不应继续存在。与此同时,我国未来人格权立法还要明确人格要素商业化利用的实现方式、限制、义务、救济、保护期限等,应构建完整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3.
随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不断推进,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并且国家也在公司法中明确提出相关条例,这对保护债权人权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比较原则,在司法确认上缺少确认基准,直接影响该制度的适用效果.建议采用司法解释和判例指导方式予以明确司法确认,使其形成完整的司法确认体系. 相似文献
44.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思想道德及人格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运用邓小平高尚道德人格培养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结合教育实际,从营造外在氛围,发挥环境优化作用;运用自我教育、修养方法,发挥个 体自省作用;身体力行,发挥道德实践作用等方面论述如何让大学生接受邓小平道德人格理论来培养自身的健 康人格。 相似文献
45.
罗昌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3):323-326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格。这便是以寻根念祖、返本思归为核心的浓重的家园情节 ;以民族自尊、忧世伤生为表现的沉郁的忧患意识 ;以崇尚幻美、耽于理想为取向的人格追求 ;以天人感通、逍遥浪漫为旨趣的人生情怀 相似文献
46.
袁炳宏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39-42
第二语言领域的动机研究中,Gardner提出了经典的动机模式,成为以后人们研究动机的基本框架,其后的动机扩展模式中深层动机增加了动机观念概念,包括自我效能、任务价值、目标导向三个方面,此后的诸多动机扩展模式表明动机观念是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这三个组成部分为理论基础,借鉴修改问卷以南通大学2005级的210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男女学生都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对任务价值都持肯定态度,有强烈的目标导向;但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工具型动机为主,学生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7.
法人之人格否定与个人之有限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8-42
公司就是公共司掌的企业。这里的“公共”是指具有成员身份的股东。公司不过就是众多股东的综合体 ,与公司交易就是与众多股东交易 ,而所谓的公司人格是不存在的。公司不过是捆绑一束鲜花的绸带 ,绸带的具体表现就是章程。在公司对外交易的同时 ,切莫忽视公司自身也是股东之间交易的产物。在信用制度、担保制度不断完善 ,特别是法人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之后 ,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便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8.
高校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和动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研究生在创造性人格上的现状,分析了创造性人格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培养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并就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9.
魏冰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李石岑从哲学与教育两视角对人格进行了两层诠释:“表现生命”与“大意力之表征”.前者主张人格即是生命本质的真实表现,后者认定人格是大意力的现实表征,二者殊途同归于李氏生命本体里,从而共同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创造、苦战激斗、彰显个性的人格观.它源于生活又追求精神、开放实在又自主平等、理论扎实又关切现实,对当代中国的人格理论与人格教育尤其是青年及儿童人格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
梁中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16
苏格拉底会爱一个人吗?问题有两重含义,一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重点在“爱”上;二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能真的爱上“一个人”,重点在爱的对象上;同时责问背后还在质疑这种爱的效果能否为其正当性辩护。值得追问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爱究竟与一个具体的人有何关系,爱的对象有哪些,进而追问哲学对个人的教育如何可能,哲人如何在个体与普遍的困境中得以自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