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1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08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594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张荣 《职业》2016,(32)
基于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现状和学情,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探索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初步形成了基于"学动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中,有关西北民族文学研究的部分可以用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文学研究及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三类专题进行分类述评。其中所涉之文无不以西北之地域、民族、乡土、民俗等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作为研究与探讨之出发或旨归,体现出文学与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西北民族文学的深刻植根性。此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亦应成为西北民族文学探讨的重要理论支点,对于民族文学的理解更不能离开这一基本语境。  相似文献   
993.
张再林 《中州学刊》2012,(5):118-123
张载的生死观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对生死本身的思考,它是循着认识论→本体论→人生论这一理路展开的。如果说在认识论上它在"幽明之辨"名下提出一种象的显微无间的现象学,并由此进入到一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话,那么,这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推出,则进而以天人合一的方式,使人的生死无间的生死观思想得以破显。张载所谓气的聚散也即所谓气的阴阳的气化生死观,既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周易的乾坤之道相接,又以"乾称父,坤称母"的"天亲合一"的方式,体现了向"家本主义"的周礼的宗法思想的历史回归。故张载的生死观的理论深旨,乃是以其直切生命本身的智慧,实现了对"内在超越型"的中国古老的宗教传统的深刻揭示和忠实皈依。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对近30年学界关于中华民族研究的回顾,检视在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族族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中华民族研究的前景,并提出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的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孙国利 《职业》2014,(23):46-46
舞蹈教学在幼师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对幼师舞蹈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幼儿舞蹈教师。  相似文献   
996.
郑玉玲  刘陆军 《职业》2014,(6):57-57
本文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目的,分析并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措施要素,构建了“333”内外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997.
黄健  孙永军 《职业时空》2012,(8):104-105,108
军队管理课程是国防生学员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不足,引入"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目标,从知识维、实践维、能力素质维三个层面阐述了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问题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的以台独、东突、藏独、疆独为代表的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造成了威胁。尤其最近的3·14藏独事件、7·5疆独事件严重的影响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在研究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怎样利用民族主义的双刃剑作用增强多民族中国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999.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发展普遍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这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长,是因为这个过程代表了各民族互动整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甚至可以说也代表了世界民族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当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完成后,往往会走进另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无数个这样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最后才能达到"天下大同".这应该是民族消亡的历史过程,也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汉民族这个案例样本中,我们既可以把汉民族当作中国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1000.
陈涵平 《学术研究》2012,(9):151-156,160
比德说的基本内涵是借助自然万物来比附和凸显人的品德。这一形象化的思维过程,既是道德品性的张扬,也是审美意象的塑造,更是生态意识的显现。山水风月花草鱼鸟物物有德,体现着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借物之德比人之德物我不隔,展现着亲和自然的生态情感;物性人品异质同构两相融和,表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生态哲学的角度重新考察比德说,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