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1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443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768篇 |
社会学 | 37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22.
23.
张凯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20
以往学者在探讨朱子理学与古典儒家礼教的关系时,往往侧重强调二者的差异性,而较少关注二者的承继关系。本文认为,朱子理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对于古代礼教在当时已丧失之状况的回应,朱子的宗旨是重建古代礼教,而不是另创一种新异的哲学,只不过,当时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他的诠释与重建也必然在传统礼教的基础上对其有所增损。朱子理学对于传统礼教而言,更多的是增补的作用,而非取代。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礼理之辨的实质。 相似文献
24.
王恩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贪鄙"、"咨访"予以辨析论证,以供将来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5.
吴仰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28-30
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对《公羊传》字词的训释时有讹误,清代学者曾力加纠匡,但仍有纠而未安或正而不是者。本文以僖二年“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与襄二十六年“剽之立于是未有说也”为例,辨析何休训解中的讹误所在,同时指陈孔广森、何若瑶、俞樾、陈立、王闿运、皮锡瑞相关纠改的是非得失,最后提出新的解说,以求合乎经传本义。 相似文献
26.
姚振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48-50
后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依赖信息,而信息的交流又牵涉到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利奥塔尔采用语用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提问的语言游戏,后现代科学只能通过语言的误构构筑合法化的基础。因此,后现代知识的目的仍在追求真实,即通过"语言游戏"而产生真理。但由于利奥塔尔对语言作了技术性处理,过于强调语言的异质性以及对思辨叙事合法性的怀疑,这就已经背离了其理论的初衷。 相似文献
27.
古代训诂学家早就注意到同义连言词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文章试图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有关理论,初步考察其内部构型特征为:组成同义连言词的两个语素在组合发生之前只在某一个义位或相对应的几个义位上具有同义关系,当这两个有N项相同义位的语素组合成同义连言词时就有产生N项意义的可能;增字释词偶然组合而成的同义连言词会强化其相同的义位;组成同义连言词的两个语素在组合后由于语义渗透而产生临时的或历时的新义位。这一探求对古注误释的辨识、古注训诂方法等故训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用事的探讨是构建其独特诗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从诗人诗作的用事实例着手,分析诗词用事的偏差与失误;其次,他提出了《苕溪渔隐丛话》用事的标尺———“合理”;最后,表达了他的用事理想———精切。《苕溪渔隐丛话》这种独特用事论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为后世用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梅铮铮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6):75-77
陈寿所撰《三国志》为世上研究三国历史最可信史书,历朝历代多有翻刻。但因其年代久远,初刻本早已杳不可寻,以至世上的明代刻本,也变得极为珍贵。今春获悉上海将有明毛氏汲古阁原刊本《三国志》拍卖,馆领导毅然派出专人参与,最终为我所得。该刻本,为明代原刻,品相完好且流传有序,多前贤眉批和夹注浮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0.
《文心雕龙》创作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77-83
刘勰结合列于《文心雕龙》总论的《辨骚》篇及其有关篇章,以屈原《离骚》等楚辞为典范,提出了文学创作中"执正驭奇"的"奇正"美学观,"酌奇而不失其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观,以及"取熔经意,自铸伟辞"的继承与创新的结合观,确立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