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380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24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1629篇
社会学   394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上博简《关雎》七篇诗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考释了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有关《关雎》七篇的记载,指出:《诗论》之“ ”即孔子,简文主要是孔子之论;孔子与毛《序》论《诗》都强调礼义教化,其论《关雎》《甘棠》《燕燕》之义或相同,或相合,但论《 木》《汉广》《鹊巢》《绿衣》却各不相同,很难从《诗论》简文里找到毛《序》为子夏所作的直接证据;简文对好色、求福、有爱、有恶、溯本的“民性”,看不出有明显的否定倾向,强调的是利用,是“反纳”和“喻”。  相似文献   
992.
先秦儒家语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仁怎么样"的命题,仍然是本体论命题,知行实践本体论中的<论语>正名说、<荀子>的"解蔽"以正名,孟轲的"言"与"心"与"气"的关系说、"知人、论世"以解诗书说,都是儒家的语言本体观.从出土文物看,孔子评<诗>的语义的标准化、程式化、范畴化,反映了儒家言语评骘的普遍化特征和语言形而上学的地位.儒家有丰富的学理范畴,涉及天地自然,道德情性,知行思虑,言语说物等方面,文章从与言语直接相关的心性,心思、思言、言辞等寻考言语之踪,并指出这是儒家学理中的感性活动和生命过程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3.
王斌 《南方论刊》2007,(12):37-38
奥斯丁认为,实际存在的法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所以,在本文的论述中对他所定义的法的要素分别进行了讲解。从命令的角度出发,联系制裁、强制服从、义务和责任来讲解;从主权者的角度出发,联系优势者和劣势者来论述;从命令的角度出发,对准确意义上的法和非准确意义上的法进行了区分。从而为奥斯丁对法理学范围的限定构建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梁燕萍 《南方论刊》2007,(6):75-75,77
茂名市疾控机构主要包括地市级及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近几年来在原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新机构,原防疫站档案资料由其接管.  相似文献   
995.
与西方传统"唯识主义"的"意识美学"不同,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唯身主义"的"身体美学".这一身体美学意蕴既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是一种以身为喻的生命象征活动,又体现在男女两性的原发生命对话机制之中.而这一对话机制不仅反映在对虚实相间、动静相生等艺术形式美的追求,而且体现在对"中和之美"和"因感生情"艺术主题的反映,同时还体现在以身体的族类化而在文学艺术中以有限体现无限、以特殊反映一般从而达到对生命不朽的形上慰藉.从身体角度还原中国古典美学,可以发现其殊异于西方传统美学的另一番气象.  相似文献   
996.
近代哲学在张扬理性、完成转向的同时,也失去了哲学传统中所具有的关注人类命运和价值的智慧之根,这导致了理性形而上学在不断拓进的同时,也疏离了人类的生存困境.本文试图表明,在现代性的人类生存状况下,理性形而上学必然走向衰落,而在近代哲学框架下各种探究"形上之思"的努力也必然归于失败,寻求关乎人类整体命运的生存智慧将成为现代哲学的立足点和合法性根基.  相似文献   
997.
“上/下”与“UP/DOWN”的地位隐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汉语垂直性方位词“上/下”和英语垂直性方位词“UP/DOWN”作地位隐喻对比研究,解读汉英在社会等级这个概念域内,从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到反映的认知模式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8.
999.
论法律上的防卫权——人权角度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法律上的防卫权”界定为“通过法律实现防卫的权利”和“在法律上防卫的权利” ,认为法律上的防卫权由获得公正的公开的和及时的审判的权利、对席辩论权、程序抗辩权、获得法律帮助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组成 ,阐述了法律上的防卫权与个人在政治国家中的自主性的关系 ,并就法律上的防卫权分析了中国法的现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00.
《江西社会科学》2018,(2):88-94
中西方文化语境中,"本原"最初探讨的都是宇宙本原或者说宇宙创生的问题。"本原"既是宇宙及宇宙间万物的起点,同时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理想终点。基于中国传统的宇宙本原论探讨文学本原及其相关问题的文学理论,均可称之为文学本原论。北宋时期,除了苏轼、黄庭坚、苏辙等人的文学本原论,柳开、田锡、范仲淹、欧阳修、石介、二程等人都曾基于古人的宇宙创生理论,思考诗文本原、文学风格、审美境界等诸问题。文学本原论的提出与"本原论"之演进息息相关,北宋士人追寻"本原"的意识体现在"天道诚体"的构建之中。"本原"意识不仅对北宋诗文理论产生影响,在画论、琴论领域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