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607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95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587篇
理论方法论   213篇
综合类   1437篇
社会学   1170篇
统计学   6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6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20世纪30年代,上海以其高度发达的报刊业、新书业以及各类媒介传递,为生存其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建构出多元的舆论空间和话语场域。上海舆论空间对青年丁玲公众形象的构建也起到重要作用。丁玲踏入文坛之初,《小说月报》作为丁玲最初发表小说的主要场地,不仅在文学外围打开了丁玲的知名度,其编者、读者、作者一同构建的舆论场域,也使丁玲的"摩登女性"形象和革命女作家形象深入人心;丁玲加入"左联"后,"左联"对丁玲形象进行了有意识的建构与生产,使"革命女战士"丁玲成为左翼文学代言人;"丁玲失踪"案后,上海各方舆论场获得了对丁玲形象想象和重构的话语权力,丁玲一方面在左翼舆论阵营中成为被"英雄化"的革命符号,另一方面在市民群体中再次成为被屡屡消费的"文化明星"。1936年丁玲初次踏入革命圣地延安便受到了极高的政治礼遇,离不开上海这一多元舆论场在此前对其公众形象的塑造。青年丁玲的成长与成功典型体现了革命语境下现代知识分子与都市空间的互生关系。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介绍上海杨树浦水厂二号泵房出厂管改建工程中,为不停水施工而敷设的 DN1400临时水管的支墩设计、支墩桩脚设置及对地下电缆与煤气管道的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998.
在“三年大变样”的推动下,杨浦的区属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个转折时期,杨浦的区属工业何去何从,如何使区属工业再上新台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现就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对杨浦的区属工业的现状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市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变动倾向。认识和分析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找出其变动原因,并对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预测居民结构的未来前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