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3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前,在靠近森林的一个偏远村庄,住着一位贫穷的农民。他有一匹很漂亮的白马。很多商人都想要这匹马,给他出大价钱购买。但不管那些商人出的是什么价钱,他都不同意出售。  相似文献   
72.
元春的悲剧是大幸者的不幸 ,她代表了封建制度下所有皇宫中妇女不可逃脱的命运。作为皇帝的玩偶 ,受宠时锦衣盛食 ,失宠时凄苦幽怨 ,无人问津 ,最终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73.
孩子是一块天然璞玉,未来有无限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琢玉人对他的理解。你希望他将来成为什么,他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74.
《社会学家茶座》2010,(1):158-160
万维读者网络“梦中不知身是客”的博客载文说,最近,在本人的博客文章《谁把涂序新博士推下了大楼?》后面,一则署名野云的跟帖把一个不幸自杀身亡的人说成是“渣滓和次品”,咒骂他“死有余辜”,把这个悲剧说成是“社会自我清理的行为”。更令人吃惊的是,浏览众多网站,发现对这个不幸事件抱类似态度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有人用比较隐讳的语言表达出来罢了。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的尊严观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的构想、理论和学说的总称.马克思从尊严的“否定”方面,即“尊严缺失”出发来阐释尊严,揭示了尊严普遍缺失的社会根源,强调在“挣得尊严”这一意义上为绝大多数人的尊严实现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这是一种以现实个人的尊严为目的的现实主义尊严观,它既克服了尊严本身的抽象性和理想性,又为人们追求并获得尊严指明了实践对象和未来方向,鼓舞人们以消除尊严普遍缺失为直接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给予我们实践智慧与方法论原则,在克服、消除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的尊严缺失的实践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奠定谋求“尊严生活”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6.
笑汀 《老年人》2009,(10):39-39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以品性为标尺,我们有时会笼统地将其划分成君子和小人两大基本类型。有幸遇到君子,不幸遇到小人,都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君子可遇而不可求,小人可遇而不可避。那么,在工作中和朋友交往中,怎样对待他们呢?儒家经典教给我们一个随遇而安、因人而异的不二法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相似文献   
77.
张新民 《决策探索》2009,(21):84-84
上个月,有几个我认识并熟悉的领导干部被立案审查,有人说,这是迟早的事,我早就给他算过八字的。近日,又有一个在省城工作的领导干部被带走了,估计也凶多吉少。消息传来,人们反应平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对于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坚决查处贪官腐败分 子,我是非常拥护的。但作为我过去的领导或同事,我知道组织上培养他们一步步走来多么不容易,他们也曾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78.
《中国民族》2014,(1):11-15
兰辉:北川人的好公仆 2013年5月23日下午,带病下乡工作的兰辉因手术伤口未愈,下车换药时意外坠崖跌入堰塞湖,不幸离世。就在一个多月前,他刚满48岁。  相似文献   
79.
一种理解     
杨少衡 《决策》2012,(7):95
我在中篇小说《隐隐作痛》里描写了两个官员的一段仕途历程,这两个人的性情风格各异,其比较特殊的,也是我在作品中试图着重加以关注的,是他们背景的不同。两个主人公分别来自两个方面,一个起自底层,一个出自上层,用现在流行说法,分别属于“工二代”与“官二代”。他们俩因为某种机缘相逢,从一场公开招考开始,到彼此纠缠,循着一架云梯逐步向上,有矛盾也有帮衬,互相很难摆。末了一位不幸落马,另一位不幸右下腹隐隐作痛,日积月累,其兆不祥。  相似文献   
80.
凯伦·布利克森(1885-1962),笔名伊萨克·迪内森,以描写非洲经历的自传体小说见长。小说家生前并未受到评论界太多重视,去世后随着影片"走出非洲"带来的全球轰动效应,人们才开始重新关注这位已去世多年的丹麦女作家。本文一方面想探究为何在20世纪60年代前女性作家的作品大都会处于一种被淹没状态,另一方面也从凯伦·布利克森的个性因素着手,分析一下为何女作家有意淹没自己的声音,以及她又是如何借助丰富想象宣泻受压抑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