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方以智针对"有"、"无"这一对范畴提出了"不落有无"说。经过对"半提"与"全提"的批判,他在"允中氏之则天"、"子思之言‘中、和’"与"孟子之创为‘养气、践形’之说"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大全提"意义上的"不落有无",从而指出"大全提"才是"不落有无"的真正内涵。方以智"不落有无"说的提出最终导致了其学术取向上的"统合三教"主张。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刘红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6):16-21
庄盘珠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出自常州望族庄氏家族。庄氏家族与地方名门、书香门第等均有姻亲关系,亦注重与地方科举鼎盛的家族的联姻,与毗陵薛塾吴氏一族的世代姻娅便能反映这个特点。文章通过勾稽方志、族谱与清人著作,对此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5.
"不落夫家"婚俗在壮族地区长期流行,与当地的发展进程和生活习惯相适应.在历史上曾具有反抗包办、买卖婚姻,保护妇女和挑战"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等进步意义.在现代应充分挖掘其在计划生育和抑制早育之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艳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78-85
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跨国民族.布岱(po4 tai2) 是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弄下)桥"(loη4 kiu2)是每一个布岱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仪礼,与当地"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的联系."(弄下)桥"是已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孩子或怀孕之后正式"落夫家"的仪式,同时,又是男方家庭正式承认和接受这个媳妇的仪式.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50-5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价值在于照顾公婆、生儿育女,女性角色是贤妻(媳)良母。然而,近代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妇女有的采用“自梳”方式,终生不婚;有的出嫁后“不落夫家”,拒绝与丈夫同居,从而向儒家正统的女性观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艺美学主张审美创作中,审美者必须心"合于妙""妙悟天开"强调审美体验中的心领神会与"妙机其微"。"妙",具有微隐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的一种隐微物质,是生命的原初构成状态,具有原初构成之美。"妙"是宇宙自然的生命节奏和旋律的呈现,故不可道破,不落言诠。审美主体只有用心灵俯仰的眼睛去追寻与感悟,于空虚明净的心境中让自己的"神"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万物之"神",即"妙"汇合感应。 相似文献
19.
不落夫家是我国壮、苗、瑶、黎、侗、水、毛南和汉等民族部分地区解放前流行的一种婚姻习俗。在笔者的家乡壮族农村,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不落夫家早已不盛行,但是,壮族的现代婚礼中仍保存有不落夫家的遗迹。笔者曾经以伴娘的身份参加过一次婚礼,亲眼目睹了不落夫家如何依附在现代婚礼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体现该传统婚俗影响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20.
8月11日下午3点,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内蒙古乌兰恰特举行。此次演出是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等单位为离退休老干部举办的专场演出,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的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观看了此次演出。演出中,演员们用优美的歌声、洒脱的舞姿再现了60年来内蒙古草原的辉煌历程,以史诗般的笔触,表达着自治区2400万各族人民满怀激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