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论清代前期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29年后藏世俗贵族颇罗鼐受命总理藏务与当时清朝内地边疆以及西藏内外所面临的军事、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从政治上看,扶植颇罗鼐主持藏政是清朝政府结束藏乱、维护西藏地方政治、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也是清朝政府维护对藏主权、贯彻以世俗政权间接治藏政策的自然延续。从军事上看,扶植颇罗鼐主持藏政是清朝政府防御西北蒙古、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保证西藏和西北沿边各省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而颇罗鼐早期丰富的军事、政治生涯和在1727—1728年卫藏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则是清朝信任、看重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2.
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人的欲望在西方社会挣脱了传统秩序的禁锢获得解放.追求欲望对人来说最切己,当它被宣示为人的天然合理本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欲望满足,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利益与快乐时,便成为真实的道德要求,道德相应从神圣道德走向世俗道德.跟随欲望的召唤,并没有让人就此踏上一条幸福而又尊严的道路.欲望有驱动人合作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433.
成渝 《国际公关》2023,(22):34-36
“双奥之城”是指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2022年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作为成功举办过“双奥”的城市,其成功经验有很多值得未来主办城市借鉴学习的地方。纵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并不是所有的奥运会都能实现盈利。例如,雅典因奥运会差点破产。随着奥运会申办城市减少,主办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探究奥运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奥运会和主办城市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本文借鉴“双奥之城”的成功经验,从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出发,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及城市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4.
世俗文化呈现为两副面孔,一副是尘世幸福的规划、自我人格的发育和理性精神的塑造,这种景观受益干近代世俗文化开启的三大动力;另一副是实用心态的培育、未来定向的消解以及共同价值的抛弃,这种拟真得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推动.于是,感性心向、娱乐情结和消费欲求日益演变为当下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发呈现出酸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向.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激变和心灵动荡,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这取决于对当下资本化生活世界的有效反思、社会风尚之高雅低俗的理性导向以及价值观形成之成熟完善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435.
世俗文化时代的价值迷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目前正进入世俗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时代。承认世俗文化存在的历史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对世俗文化采取一种堆着笑脸、一味抚摩的认同态度。面对世俗文化利弊俱生的现实困扰,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化研究者,是很有必要保持一份理性的精神和批判的勇气的。世俗文化在不留情面地消解了陷入僵化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虚伪的精英主义话语的同时,也制造了转型期社会所特有的价值迷乱。   一、全面消解后的意义废墟   世俗文化在粗鄙的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怂恿下,高举平面的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大旗,以其反叛一切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436.
邱华栋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0年代出现的所谓“晚生代”小说成为“后新时期”文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作为这一作家群的代表 ,邱华栋在其大量作品中倾尽全力地表现人的欲望和梦幻 ,表现欲望在现实、在现代城市中的极度膨胀和消长 ,并通过对欲望的展示 ,表现当下的生活与时代的本性。在表现形式上也不追求新颖的语言世界 ,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对应的关系 ,呈现出容易让人理喻 ,没有符号化的欲望表象化书写  相似文献   
437.
自古以来,道家文化在浙江传承不绝。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道家文化对施蛰存的人生影响深远。同时,施蛰存所处时代,中西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为了弥补信仰危机,施蛰存选择走进道家文化。自此,道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审美追求,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内容。道家崇尚自然,使得施蛰存的文学叙述中多了渴望走向田园生活的乡村记忆;道家崇尚心灵自由,使得施蛰存的文学叙述中多了世俗人的自然情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438.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宗教批判。这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思想演绎和历史发展的始终。像之前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一样,他们试图通过宗教批判,将异化为天国的“神圣世界”还原为人间的“世俗世界”,把“神性”还原为“人性”,以彰举“世俗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在此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原则也历经演化,呈现出由“宗教是团体无意识的神话表达”到“宗教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主观虚构”,再向“宗教是‘类’本质的自我异化”演进的逻辑特征。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逻辑所展现出来的“滤洗”基督教教条中的超自然成分、否定基督教历史的一般合法性和颠覆神圣世界的理性支柱,亦即把“人的世界还给人”的激进历程,不仅为青年马克思走向科学的宗教批判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青年马克思由“宗教批判”经“社会-政治批判”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439.
正讲述人:苏军庆,男,62岁,退休工人老伴6年前病故后,我一直没有再娶。这些年来除了帮子女照看孩子,我唯一的乐趣就是种花、钓鱼。不是我不想再找个伴,是孩子们不同意。之前经人介绍,我和一位丧偶的女士私下交往。女儿、儿子和儿媳知道后,都骂我"老不正经"。儿子说:"老人谈对象,这是开玩笑嘛。我们能供养你,你又不缺吃、不缺穿的,传出去真是丢人现眼!"因为不想被邻里笑话,也不想把家  相似文献   
440.
正我们用眼睛去寻找真爱,得到的是被世俗逐渐磨去的爱情;当失去眼睛,看不见任何美与丑时,才发现只有心可以看见爱的方向。夜市的小摊上,那个女孩忙碌地做着生意,旁边总是坐着一个安静的男人。小美是农村来的姑娘,长得胖又丑,村里没人给她做媒,更别说有人要娶她。读到初中时,小美便辍学去了父母打工的小城市。这些年,她白天在一家便利店工作,晚上在夜市上摆地摊赚钱,卖些家乡的手工布艺,卖到深夜才收摊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