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4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2031篇
劳动科学   91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488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3028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971篇
综合类   6041篇
社会学   2527篇
统计学   45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444篇
  2010年   1565篇
  2009年   1301篇
  2008年   1745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贺骞 《中外书摘》2006,(11):26-28
他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希特勒的孩子,但他们的确是纳粹法西斯时代的产物。当他们被希特勒从地狱中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无法逃脱的宿命。  相似文献   
163.
爱上音乐     
白岩松 《中外书摘》2006,(12):81-81
文章如人。人静如梅,其文也静;人动如草,其文也动。豪放之人,其文必放;粗浅之人,其文必浅。难静难动,难放难浅。只得追摹博杂,然后学雅.一旦博雅,则文章仿佛宋元山水,不尚细碎,点染数笔,即成格局,也有意境。  相似文献   
16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快速是举世瞩目的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独特性也是尽人皆知的。反思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在当代是非常必要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来自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创造 ,而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参照作用也可当做一个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5.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 这次博览会的英文名称是“Great Exhibition”,可译为“伟大的博览会”,“巨大的博览会”是否当时就有这样的预见:世博会将对开拓人类眼界,推动社会发展起“巨大”,“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6.
本文在对世界发达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和管理法制化三大发展趋势,以求对快速发展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7.
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挖掘人物的自我意识和矛盾、分裂的心理世界。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中是什么。他的小说文本通过意识与现实的切换、对内对外两种话语指向的交融以及场面化的激烈辩驳,表现出了主人公们反传统理性的生存哲学。《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和《罪与罚》的主人公正是这种与世俗理性抗争的自我折磨的英雄。  相似文献   
168.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在建国后长期被主流话语忽略和批判,后来随着“沈从文热”在海内外升温,“湘西世界”逐渐成为瞩目和神往的对象。这个世界是否“桃源”的争论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桃源”情结是沈从文和读者共有的,是人类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和期待。审美经验沟通了作者和读者,“湘西世界”成了沈从文和读者自我救赎和抵抗异化的虚拟天地。  相似文献   
169.
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之思表达了海德格尔对“人之栖居”的诗意吁求,“万物一体”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的理想。尽管在思想取向、达乎本真处境的途径和对人的定位等方面存有差异,但两者都是对人在世界中所处地位和境域的深刻反省,两者都体认到,只有达乎与自然万物本然的相融相契、一体存在,才是人之在世的本真处境。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维氏后期哲学观基础:"语言-游戏说"和"用法理论"的分析,考察了作为"语言-游戏说"核心概念的规则理论,寻找到了作为语言用法理论的精髓:"不要想,只要看"在维氏后期哲学观中的确立经由;通过维氏"不要想,只要看"与作为现象学基本态度"朝向事情本身"二者关系的着重研究,阐释了"不要想,只要看"思想对"生活世界"人生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