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社区》2002,(10):8-10
隐私权这一概念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人提出的,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逐步把隐私权作为公民一项基本的民事权利确认下来,进行有效的保护,许多国际公约也把隐私权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人权纳入其中。但目前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是相当薄弱的。  相似文献   
132.
谭嗣同的“知行合一” ,由深沉的爱国主义、不屈的奋斗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寻本探源的哲学思考和勇于付诸实践的行为品质融合而成。他是 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 ,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力前行的伟大灵魂  相似文献   
133.
清末民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评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维新派重在绍述,“以经论政”、“托古改制”是其最重要的手法,间有对儒学和孔子的批判,但不够急进;革命派重在批判,对孔子和儒学批判较维新派前进一大步,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批孔运动,并且在批判中仍有肯定和继承。  相似文献   
134.
朱寿桐 《河北学刊》2003,23(3):28-33
20世纪末的中国人文学术,虽然并没有像80年代中后期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方法论,倡导方法论,但丝毫没有忘却学术研究对方法论的总结、运用与开掘;无论在哲学、历史学还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学术方法论的更其深入、更其沉潜、更其扎实的思考,都似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文学界对于新世纪学术的一种最直接的贡献,或者说是一种最切实的导引,一种最热烈的企盼.考察20世纪末三年中国人文学术的基本成就,应能清晰地看出,作为那个世纪中国人文学者走向新世纪基本学术姿态的显现,更深入、更沉潜、更扎实地思考方法论问题,总结、介绍并运用中外古今学术方法,开掘新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文学术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5.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的新疆民族经济关系一方面受到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受到新疆特殊的民族分布、历史条件的制约 ,同时也受着清政府对新疆经济政策的影响。但是 ,这一时期新疆民族经济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各个民族在经济上恢复生产 ,发展民族经济 ,民族间经济技术交流日益加强 ,民族经济区域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6.
齐红  林舟 《齐鲁学刊》2004,(2):150-15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经“女性文学批评”(或“妇女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几次命名的变化,其中每一种命名的背后都蕴含着不同时期对于女性及女性写作的文化心理期待,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因此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向我们展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足迹。  相似文献   
137.
世纪末中国文学在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压抑与束缚之后,却在"现代性"的理论镜像里作着无望的自 我救赎,这本身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8.
《沉沦》和《挪威的森林》分别是中国、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小说,它们在艺术风格上颇为相似:两部小说整体上均有浓厚的“私小说”性质;具有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具有挥之不去的田园情结。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民族、社会、时代不同,造成两部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又存在一些根本的差异,《沉沦》较之《挪威的森林》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9.
:1 9世纪末美国海外扩张的主要对象是中国。以海权论者马汉与地缘政治学者亚当斯为代表的扩张主义思想家掀起了向中国传播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与建立太平洋文明的思潮 ,并且认为中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与斯拉夫文明争夺的舞台 ,“中国是战场”。马汉是“中国威胁”论与“文明冲突”论最早的炮制者。这一扩张思潮为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照会作了决策上与舆论上的必不可少的准备。“门户开放”是这一思潮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0.
QIN Heping 《民族学刊》2014,(3):118-119
Frontier governance has a histori-cal origin .Before the Opium War , the Qing gov-ernment mostly determined territorial border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using border lines drawn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ustom .Since modern tim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being surrounded by powerful enemies together with frequent invasions , it was imperative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to reform tradi-tional governanc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Qing government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prov-inces ( xingsheng,行省) in Taiwa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regions; and in Kaiguan, Yadong, Tibet, they established a port ( bu, 埠).In the early of 20th century, the "New Policy", such as gaitu guiliu ( i.e.the replacement of native offi-cials with imperial ones )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es , was carried out in the frontier regions of Sichuan ( current Ganzi prefecture in Sichuan and Changdu in Tibet ) by Zhao Erfeng , in Tibet by Li-anyu , the minister of Tibet , and in the Outer Mongolia ( Uliastai ) by Sanduo , the minister in Kul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