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1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灾害的发生 ,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多重因素。两汉时期不当地发展农业及手工业 ,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冶炼业 ,是破坏生态和引发灾害的重要因子 ;盛行于两汉的浮侈世风对林木资源的大量耗费 ,使得其调节生态和遏制灾害发生的能力大大降低 ,以致屡发的灾害呈蔓延之势 ;统治集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在毁灭人类文明的同时 ,也令生态环境资源遭受重创 ,从而引发灾害  相似文献   
82.
东汉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时期在丧葬礼俗上,为适应几代人合葬的崖墓、穹窿顶墓、前室横列墓及其大家族墓地相继流行。陶质楼阁、田地、仓、灶、井、家畜、家禽模型与侍俑、乐舞俑、农夫俑以及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所见的手工作坊、牛耕、放牧、桑园、池塘、盐场等表现官僚地主封建庄园经济特点的新葬俗,一应俱全。与此同时,代表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束缚人民思想的四大绳索,在墓葬中亦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3.
张弛 《西域研究》2014,(3):7-12
尼雅95MNIM8出土一套随葬弓矢,形制为一张复合弓和四支非尖镞木箭,这种"一弓四矢"的葬具在尼雅高规格墓葬中十分普遍。这种随葬现象与中原地区的"礼射"文化存在联系,与史籍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体现出东汉时期中原贵族丧葬礼制特点。本文通过对出土弓矢形制和数量进行研究,认为精绝王族的丧葬习俗受到汉代礼制的影响,反映出中原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84.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东汉较之西汉在造园思想和审美的不同之处以及造园技术的进步之处、东汉造园的发展与魏晋士人园林的兴起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探讨了东汉园林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
华佗收礼     
厉实 《快乐青春》2014,(9):17-17
东汉末年,有位郡守得了不思饮食的重病,久治不愈,专程请名医华佗来给他治病。华佗认真切脉后,既没开药,也没针灸,而是一言不发地抬腿走了。郡守见状,以为招待不周,忙派人送去丰厚的礼物并请华佗吃酒宴。一向不收礼的华佗不仅如数收下了礼物,还去赴宴。十几天过去了,华佗那里仍没有动静。  相似文献   
86.
《释名》篇目今传二十七篇,毕沅以为原来曾有三十篇,根据《韦曜传》所栽和类书所引相关篇目考之,毕说较为可信。署名毕沅的《释名疏证序》可能为洪亮吉代作,准此,则该序与同署为毕氏的《补释名》观点抵牾问题可以释疑。关于《释名》的成书时间,毕沅、洪亮吉、叶德炯、钱大昕等人的考证各有得失。从题署、郡制、州制、交往、物事等方面综合论证,可将《释名》的成书时间定在公元2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87.
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随葬品、玉衣制度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东汉诸侯王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8.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代表人物生活的主要时代可分为东汉晚期和建安时期,前者仍为统一王朝,后者则是分裂割据,从前后两期代表人物关注的重心问题的变化可看出这种差异,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后期比前期深入了许多.这是应对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分期的理由.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代表人物思想倾向的不同,是魏晋礼法和玄学的政治、学术思想形成的源头之一,此为应对代表人物分类的原因.从东汉晚期开始探讨的儒法关系等问题,对它们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了曹魏早、中期,为了更完整地把握汉魏时期思想嬗演的轨迹,应将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时间段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89.
东汉光和元年,灵帝在鸿都门内设置鸿都门学。当代有不少学者认为鸿都门学是一所文艺专科学校,也有学者认为灵帝创办鸿都门学的目的在于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然而据史实研究,鸿都门学没有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是培养文艺人才的学校。同时,根据灵帝的为政能力和品性分析,其设置鸿都门学也没有特殊的政治考虑。鸿都门学主要是灵帝出于个人对文艺的偏好和为政的随意性的产物,也是灵帝诸多荒谬行为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90.
论东汉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汉时期,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础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选举等四个方面:土地资源的大量占有是其经济基础,宗族势力的不断增长是其社会资源,学术文化的普遍积累是其文化基础,仕进特权的初步形成是其选举基础,由此构成了东汉士权与君权政治相颉颃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