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197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三国文化是三国历史、三国历史文本、历代三国传说演义文本相结合的产物,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文化大致可分为英雄、智慧、伦理三种类型,相辅相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在现代的转换则主要表现在伦理文化式微淡化、英雄文化嬗变成审美娱乐文化,智慧文化转变成商战企业文化.这些转换的根本原因与现代社会转型期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在对攀枝花地区三国文化遗存的考察基础上,本文以口述史研究的方式对当地三国文化遗存与历史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所搜集到的当地口述材料进行分类,分析话语是如何作为历史传播媒介的;然后,对这些话语背后的隐藏信息进行了深层次剖析,讨论了公共历史是如何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族群文化被建构,个体又是如何在群体历史中发挥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史学定义不同的"客观性",讨论了意义被赋予与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
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皇权政治奠基和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宗不可绝"成为皇权继承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大宗不可绝"和"为人后者为之子"两条原则,两汉时期在经学领域和现实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和斗争,并最终影响了汉代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形成。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传统社会的皇权政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4.
洪灾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具有骤发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难以预测和防控,极易造成社会的恐慌,伴生洪水谣言.汉代的洪水谣言,既是上古洪水传说主题的延续和再现,更是水灾对民众身心伤害的现实投射,许多谣言背后还有政治家的舆论引导和操控,在思想上还糅合了五德终始说和原始道教"汉家当更受命"政治预言的文化成份,是生态灾害、政治变局、社会动荡与民众信仰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
出土医书中的情态副词共有“私”“难以”“易”“善1”“更”“相”“固”“自”“善2”“强”“慎”“孰(熟)”“善3”13个,以单音词为主,医书中新产生的情态副词有“难以”“孰(熟)”“故”和“慎”4个.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出土医书不断有新的情态副词产生,但是最核心的情态副词没有变化,情态副词类别的详尽和表义具体体现了出土医书口语性强的特点.考察出土医书中的情态副词,对于纵向理解先秦两汉情态副词的使用情况及语义的发展路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
按照两汉时代人们的观念,乡村被划为大家、中家、小家或下户,但这种划分不能简单地对应为地主、自耕在或其他劳动者,因为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大家、中家与小家的区分悬殊甚大。有的大家不一定占有多少土地,而有的小家或下户却拥有着奴婢,因此,本文依据两汉乡村社会的实际存在,对这一时期乡村社会各阶层进行了斩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7.
上古史官由巫中产生,从记神事到记人事,其间有一个巫史一体、神人不分的过渡阶段。巫是最早以口诵形式传播神话的人,为了吸引听众,他必然要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不断地进行加工、改造,甚至虚构,使之朝着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向不断演进。其后神话虽然逐渐历史化,但神话艺术性的思维方式依然会影响着史书的撰写。史出于巫的文化传统使史传中有很多天命、鬼神、灾祥、卜筮、梦兆等神秘事件,它们所指向的是一个无法证实的可能世界,为虚构提供了土壤和空间,对六朝志怪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两汉社会救助思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救助对象主要包括“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同时,大力提倡宗族救助和民间义行,作为国家救助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9.
王宇 《阴山学刊》2010,23(2):81-86
学界所谓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才,尤其是谋士。谋士集团在三国鼎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小米 《当代老年》2010,(8):50-50
最会灌水奖:关羽 获奖理由:关羽与人单挑PK的功夫咱就不说了,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关羽居然以神出鬼没的灌水功夫轻轻松松地将于禁、庞德率领的曹魏七支大军推进了大澡堂,灌得他们见了水就想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