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88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曼珠沙华     
我与他相逢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在黄叶飘落的季节里相知,却在大雪纷飞的季节中分离。我知道,是他那股与生俱来的傲气“拆散”了我们。  相似文献   
652.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沙俄在近东和中亚的侵略屡屡受挫,于是把战略重点向中国和远东转移,而铁路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中国的重要手段。沙俄实现侵略中国和称霸远东的必要条件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与中国和远东建立联系,而铁路既可以加强其在远东的战略防御能力,又能提供便利、快捷的客货运输,加强与中国的地缘经济交流。中东铁路建立起了以地缘为基础的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653.
自人类诞生以来,文化交流就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主要推动力,它帮助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得以相互了解、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而教育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类文明的沟通与共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教育交流更成为中华民族向先进国家学习,  相似文献   
654.
韩光明 《社区》2011,(35):18-18
2011年是中国和奥地利建交40周年。奥地利总统菲舍尔说:“奥中建交近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希望同中方一道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奥地利杰出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朋友、国际友人罗生特。  相似文献   
655.
我是一名基层连队干部。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在感情的纯度、亲情的深度、友谊的宽度上,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尽管我很坚强,但父亲的意外去世、母亲的重病在身、自身感情的没有着落,时时压迫在我看似厚实的肩膀上。一次,我走进图书室,想努力使自己安静下来,不经意  相似文献   
656.
斯巴鲁是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FHI)旗下专业从事汽车制造的一家分公司,成立于1953年,最初主要生产汽车,同时也制造飞机和各种发动机,是生产多种类型、多用途运输设备的制造商。富士重工斯巴鲁汽车的标志采用六连星的形式。  相似文献   
657.
于海志 《经营管理者》2011,(5X):213-213
中俄两国均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大国,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中俄两国拥有4330km的漫长边境线。在与我国接壤的15个邻国中,中俄边界线长度仅次于中蒙边界线长度而居第二位。黑龙江省中俄边境线长度3045km,吉林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约200km,新疆自治区与俄罗斯边境线长度为54km。  相似文献   
658.
赵洋 《学术交流》2007,(5):80-83
辟建“中俄远东自由贸易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振兴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需要。辟建中俄远东自由贸易区具有可行性。其发展方向应先创立小规模自由贸易区,逐渐扩大覆盖范围。中俄远东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9.
《决策与信息》2009,(8):38-39
首届全球智库峰会2009年7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本刊应邀派出了由武汉总部和北京联络处共6位代表组成的报道组出席了盛会,并以今年第7期“智者之道”专辑奉献会议,受到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660.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着重大的作用,中俄两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能源领域方面,两国的能源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能源合作,两国可以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