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2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1403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236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3160篇
理论方法论   383篇
综合类   4442篇
社会学   554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鲍建平 《山西老年》2012,(11):14-14
我的父亲鲍昌则1930年8月出生于长治县鲍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艰苦的岁月,贫寒的生活锤炼了父亲的意志。他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十几岁就参加了地方武装,搞起了革命工作,在村上曾担任民兵小分队队长,后又在长治县第三区委担任通信员。1949年年初,进驻福建后,父亲随队负责南平区接管工作。最初留守南平专区区委工作,1950年被派到中国人民银行南平专区中心支行工作,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2.
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围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实践的当代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关注抗战时期特定主体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较少系统地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3.
陈发水 《理论界》2014,(3):1-3,21
建党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4.
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建经历了"工业化"——"四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化。"四化"比"工业化"内容丰富,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更加完善。考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设想及其完善,无论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对推进当前的现代化进程,都是具有重大启示的。  相似文献   
175.
实现人民利益有利于执政党的长期执政,而能否实现好人民利益,又要依靠党的执政,依靠党的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不断提升。从人民利益实现过程分析,党实现人民利益的能力主要包涵人民利益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反馈能力。现阶段执政党要提高实现人民利益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不断开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6.
长三角瞭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  相似文献   
177.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职能,按照"国家本质—国家职能—政府职能—职能体系"的过程逻辑,依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进行机构设置与调整,进而实现了职能转变,体现了国家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分配变迁过程。在此进程中,厘清了国家阶级统治的本质属性与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在解放发展生产力进程中剥离了政府职能,细化了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构建成熟系统的制度体系,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在创新和发展国家对内职能的同时,也积极扩展了国家的对外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78.
早春二月,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和梦想。24年前的那个早春二月,在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下,伴随着我国藏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藏学》诞生了!在迎来送往了24个春夏秋冬之后,当又一个早春二月悄然来临的时候,《中国藏学》迎来了创刊100期。24个寒暑,100个脚印,《中国藏学》向前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凝结着党和国家的关怀,离不开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编辑人员的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79.
《南都学坛》2016,(6):37-4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新疆并对新疆的城市予以和平接管。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采取民族平等、和平接管改造、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以获得各民族的支持与认同。此后,通过设立党委、重建政权、制定治理方略、改造旧官员、选拔新干部、完善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分步骤、分阶段对新疆省级政权、省会迪化与各级城市政权进行了和平改造和重构,组建了全新的人民政权,将长期"孤悬塞外"之地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统辖与管理之下,为新疆区域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0.
十月革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澄清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对十月革命的错误解读,对于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习和借鉴十月革命的宝贵经验、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核心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