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69篇
  免费   2488篇
  国内免费   476篇
管理学   17175篇
劳动科学   1138篇
民族学   2608篇
人才学   3404篇
人口学   990篇
丛书文集   27864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6622篇
综合类   45122篇
社会学   11244篇
统计学   4462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771篇
  2022年   1143篇
  2021年   1384篇
  2020年   1387篇
  2019年   1529篇
  2018年   707篇
  2017年   1017篇
  2016年   1694篇
  2015年   2646篇
  2014年   7004篇
  2013年   5901篇
  2012年   7320篇
  2011年   8391篇
  2010年   7917篇
  2009年   8005篇
  2008年   10019篇
  2007年   6604篇
  2006年   6471篇
  2005年   6831篇
  2004年   6386篇
  2003年   5929篇
  2002年   5671篇
  2001年   5269篇
  2000年   3987篇
  1999年   1398篇
  1998年   942篇
  1997年   681篇
  1996年   549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96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刍议魏后凯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逐步转移到以经...  相似文献   
963.
随着当前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强化对其监管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本文对加强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就强化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监管提出了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964.
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要义──读《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王成儒蔡方鹿、黄海德、向世山、黄小石四位合著,并由蔡方鹿先生负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已于一九九三年四月由成都出版社推出。该书作者以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为总题目,反思历史,研究现实,通过探讨与阐...  相似文献   
965.
本文探讨的是恩格斯早期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视和评价中存在简单化倾向的课题。论文考察了恩格斯对谢林启示哲学进行批判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评述了恩格斯对谢林启示哲学核心内容的揭露和批判。文章认为恩格斯的批判并不是完全站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而是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无神论的思想武器,因而有力地抨击了谢林启示哲学的要害。文章还从恩格斯的批判中引出两点或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6.
权威政治的缺失:中国早期现代化挫败之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成功经验表明 ,权威政治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回素。从这一角度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败 ,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7.
台湾历来是中国的一个省,之所以在时下成为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本文从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的世界和中国国内的形势变化出发,以事件的历史发展为顺序,力求阐明中国台湾的问题化是与美国这一外国势力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而对中国内政进行粗暴干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68.
文学似树木,其文体有干有枝,干壮枝茂,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方可显示文学的健康与活力,形成一块思想与灵魂的荫地。枝与干,二者一亢一卑,必是病态。  相似文献   
969.
970.
知识社会学通过消除形而上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悖论而使哲学方法论在 2 0世纪下半叶向社会学倾斜。由于史学与社会学结盟 ,社会学范式开始进入向来以历史思维著称的哲学 ;社会学的方法 ,如凸显、实践、反思反思者 ,正在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话语 ,推动了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