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53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14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与研究,探索扩大我省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有效途径.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最重要的是国家尽早出台<社会保险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2.
谷建春 《学术界》2008,(3):181-185
中外学者从不同层面与视角对大学组织特性的进行了较为详尽、全面的阐述,学术性与科层性始终是大学所固有的特性,也是各位学者一致的观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大学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性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大学发展的战略性、师生活动的平等性、大学产品输出的自主性,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给大学组织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持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4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分支。目前,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显得明显不足。有关比较思想政治研究的著作或编著仅有这样几本:苏崇德教授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1995年出版。宋春宏教授的《比较德育新论》,1999年出版;王玄武教授主编的《比较德育学》,2000年出版;王瑞荪教授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相似文献   
44.
一、大事记是史志的传统体例大事记是指纵向记述事件的表现形式,即用简要的语言将一年内或数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依时间顺序纵向编排起来的一种文体。大事记最早起源于史书。而且它是史书重要的体例之一。近现代以来,它又从史书母体中分裂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史料工具书。各  相似文献   
45.
人物介绍     
《理论界》2008,(9):F0002-F0002
武斌,男,1953年4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现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清宫史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46.
积学以储宝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写作,须勤学苦练,多读多想,向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借鉴、学习,即所谓“积学以储宝”。再高的天才,不学.决无成。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作家.可以作为我们的模范。  相似文献   
47.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我等各个角度对现代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48.
金沙 《华夏少年》2007,(3):16-20
我的家乡敦煌,在古丝绸路上的大漠深处。这儿虽没有江南的绿水清山,东北的皑皑白雪,但有闻名中外的大漠奇观——月牙泉。  相似文献   
49.
隐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文化内容的反映,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一条纽带,它能够通过语言媒介来学习文化,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中,它产生于人类的共同体验.此外,隐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它们普遍存在于中外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0.
生态伦理学作为生态哲学的有机构成,是生态哲学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进行哲学反思的理性觉醒.生态伦理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在维护生态动态平衡与保护环境有序循环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所涉猎的领域和研究的课题已经引起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其中关于生态伦理及其价值主体的有效规范与哲学定位,成为其理论核心和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