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治理的高度     
1997年9月,一个关键性的词汇"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由此拉开了改革中国国家治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宏大序幕.实现这个跨越,我们用了10年时间.10年后,在中央党校的大礼堂,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这10年划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72.
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丛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是在我国学术界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大背景下出版的。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中国发展实践互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人学研  相似文献   
73.
74.
非常声音     
“有些年轻干部更贪婪,不但要钱、要权、要色,还要职称、要职务、要学历。”——近年来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5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拮认为,年轻不等于不贪。  相似文献   
75.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13):48
正"让地方政府守耕地,就好比是让老鼠去守油瓶。有自身利益在,谁能保证不会出现监守自盗?"———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撰文称"今年中国对GDP增长的设定首次低于8%,但我觉得GDP根本就没必要设定,这个道理就像父母给小孩定身高一样,你规定他一年长10公分,难道他长不到10公分你就去刺激他?"  相似文献   
76.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断,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了系统阐述,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7.
增量民主     
《决策》2007,(10):4-4
2006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刊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辩证》。2个月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第367期,以《民主是个好东西》为题刊发。随即,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转载,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8.
景冬 《人才瞭望》2009,(4):37-38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认为,当前农民工大量失业,根本还在企业开工不足。据说年前珠三角失业的民工节后大量涌向长三角。令江浙一带的求职者猛增了30%。祸不单行,可惜长三角的企业现在不少也是苦苦支撑。自身难保,它们怎敢贸然招人?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有效的办法还是支持企业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今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80.
《江海纵横》2008,(5):32-32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郑必坚的文章说,1978年后的30年中,中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大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西方思想界、战略界、舆论界的一些朋友把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称之为“世纪之谜”。而要破解这个“世纪之谜”,必须从中国人在这个历史新时期的伟大新觉醒的深刻内涵中理解。这个深刻内涵的首要与核心,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