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从时间的似真性和隐喻性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在时间上的异同.说汉语的人是基于客观真实时间顺序和主现想象时间顺序来构建其句子和概念的,其时间表述多为似真表述方式.英语里虽也有某种程度的似真表述,但说英语的人更多的是依据形态语法和抽象原则来表述时间关系的;时间的隐喻表述在两种语言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源于不同文化的价值现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5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剩余的现象逐步显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而且英国是全球公认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领导者,因此,科学分析两国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同点,批判地吸收英国高校成功的经验,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154.
印茶入藏"是晚清至民国时期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一个既定目标。清末张荫棠藏事改革期间,采取"教民种茶"和设"官运茶局"以加强"炉茶官营",并在外交上与英方激烈抗争,坚决抵制"印茶入藏",给急谋以"印茶"打开西藏市场的英国侵略者迎头一击。张荫棠抵制"印茶入藏"是其藏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反对"印茶侵藏"斗争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对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在华商务监督一度施行过的“沉默政策”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着重分析了这一政策的成因,并对这一政策因当时广州口岸英国“自由商人”的反对而归于终结的状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6.
从网络热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出发,提出以教师、课堂和活动等三个层面为平台,学习中英互译网络热词,开辟英语教学新路径,努力培养出兼具良好道德和扎实专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7.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现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多模态隐喻在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受文化、神话、流行等因素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进行概述,用实例说明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分析其中的三个影响因素,给广告制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241个中英公示语的对比研究,发现中英公示语功能基本相同,但在语言的句式结构、语义范围和词类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希望本研究能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圣经象征学是贯穿乔纳森·爱德华兹布道生涯的一个重要主题。乔纳森.爱德华兹对圣经象征学的独到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了传统圣经学思想,将圣经象征学扩展到了整个宇宙和人类历史(包括宗教历史)之中;二是代表了圣经象征学极端观点之间的"中间道路",是一种更自由的、本体论的圣经象征学。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圣经象征学与莎士比亚、马丁.路德和英国形而上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圣经象征学不能被简单地归于"前批评"或"批评"范式两分法,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圣经象征学对当代基督教信仰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不同意目前基督教新旧约研究当中的一个流行观点 ,即认为新约抛弃了旧约的社会伦理的维度而转注于个体与上帝的宗教关系。本文论证了在新约中存在的关于共同体和约的精神 ,旧约的约与新约的约的不同特点 ,并探讨了保罗在转变旧约为新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