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494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671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人权观主张权利本位;中国人权观发生于礼治环境,西方人权观产生于法治环境;中国人权观侧重对超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人权观侧重现实的功用;中国人权观重视群体的权利,而西方人权观重视个体的权利;中国人权观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际的界分;中国人权观侧重人生价值的完满,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生日用的实现。西方人权观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有神无体”的制度性缺失;而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则可消除西方人权观“有体无神”的工具性僵硬。  相似文献   
42.
"李约瑟难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对中西科学观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比较,认为近代科学在欧洲出现是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科学根本不具备产生近代科学的要素,因此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  相似文献   
43.
指出中国诗歌独特的魅力集中体现为对“兴”的重视,认为“兴”反应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而深邃的诗性思维与美学原则,以及一个古朴民族诗意栖居的特质;并以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视角重新梳理“兴”这一独特而复杂的中国诗学概念,以此比较中西诗歌在表现方法和文化上的深层差异。  相似文献   
44.
在全球化浪潮的鼓荡之下,时下的中国文艺学研究界,中西文论的会通性研究似乎已经成为文艺学发展不言而喻的前提,因而也就是亟需开展的研究方向,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论题保持谨慎的态度,否则很有可能在自我陶醉的快乐中徒自酝酿虚假的学术繁荣,这种事实上正在发生的情形恐怕绝不是倡导者们所希望看到的.  相似文献   
45.
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弃问题作学理性探讨.指出,在现行国际话语权定义中应当引入非利益原则,并使之与国家利益原则趋向平衡;在中西话语之辩中的西方国家话语逻辑依然凸显利益本位;中国和苏丹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建构巫需创新.  相似文献   
46.
作为小说家的张天翼,其创作的精华在短篇小说领域,讽刺幽默小说又是其中的精粹。他的短篇讽刺幽默小说创作之所以能比较成功,除了他的天赋、才能之外,也得益于中外讽刺幽默文学的滋养,没有这个滋养,张天翼也许不能成为出色的讽刺幽默小说家。而他的长篇小说像《鬼土日记》与《格列佛游记》、《洋泾浜奇侠》与《堂吉诃德》的影响关系更为明显,但还不属于"照搬"和"套用",而是借鉴、受启发、类联想和触类旁通,然而,他的长篇之所以不太成功,原因是张天翼与塞万提斯和斯威夫特相比,还缺乏深厚的人生感受和体验,缺乏深厚的历史和现实的根基,缺乏批判的广度和力度,也缺乏驾驭长篇的能力。所以,张天翼的文学贡献、创作优长主要在短篇小说领域,尤其是讽刺幽默短篇的建构。张天翼的个案,给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47.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建构中国当代叙事学 ,应克服西方偏见和东方局限 ,树立起“世界文学”的博大胸襟。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创造的中国小说“读法” ,与儒道禅中的重体验、重直觉、重诗化的体验审美心理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包含了中国智慧 ,是中国式的文本批评。西方叙事学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先在的逻辑出发点 ,是文本批评的现代形态。它们各自发现了文本的不同的性质侧面 ,而从更高的层面上看 ,文学本体是人的本体的全面展开 ,语言和心理都体现了人的本体存在。因此 ,从人的本体存在出发 ,就能将西方的语言美学与东方的体验美学沟通起来 ,建构起一个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叙事学理论体系。本文论述了中西融合的叙事学体系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49.
为了准确地体认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性质,研究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明末清初的民本思潮就更有价值和意义,选取该时期的民本思想集大成者王船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本还原和中西比较的分析方法,得出民本思想即使发展到极致,其思想动力仍来自于传统,其认识与民主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终究未能进入"近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50.
中西对话是中国生态美学当代以及未来发展的主题。只有在中西对话中才能找到生态美学发展的创新路径。要进行中西生态美学对话,需要处理中西生态美学对话的动因,中西对话的文化根基,中西对话的主题,中西对话的哲学内涵,中西对话的话语方式以及中西对话的艺术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