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4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对儒家的“折中”、道家的“守中”、释家的“中观”思想作了梳理辨析.指出,三家理论各具特点,共同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思维方式.其中儒家侧重于对认识客体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把握,力图使人的认识和实践更符合事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律.道家侧重于对认识主体心性的要求,追求自然而自由的心境,来体道悟道.释家则“不落两边”,侧重于从本体论角度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形上关系.三家从不同角度对“求中用中”的积极探索,表现了中国人对把握“尺度”的富于智慧的追求,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缺陷和消极影响,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地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92.
胡伟希 《文史哲》2008,(1):30-37
将中国哲学置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加以观照,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属于中观思维,其特征有五:1.分别"两边",2.执两用中,3.否定辩证法,4.讲究经权,5.强调"时中"。对于中国哲学而言,中观不仅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且是存在论与人生的在世方式,它要解决的是"有"与"无"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依于中观的修行而定。故中国的中观哲学其实是认识论、方法论、存在论与修行论的合一。  相似文献   
93.
瑜伽行派是由弥勒所传、无著世亲兄弟所创立的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之一,因其主张"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观点,故被学术界称为"有宗"。但在藏传佛教各派看来,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并非仅仅宣说唯识学,它还宣说菩萨学、如来藏学、佛性说,甚至是般若学。故瑜伽行派学说传入西藏后,藏传佛教各派对其学说进行了不同的判释。特别是宗喀巴大师,从改革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衰败局面出发,从正确诠释般若中观正见、建立正行信仰的目标出发,对瑜伽行派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评判,并将其纳入自派构建的止观修行体系之中,为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轨道,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4.
佛教以缘起性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物理时间离不开事物的运动,其中并无时间实体的存在。唯识学进而把物理时间还原为心识的功能,认为现象世界不过是众生心识的变现,时间是依于色法(物理现象)与心、心所法(心理现象)假立的表象形式。凡夫因为无明障蔽的原因,虚妄地以为时间具有实体的性质或者有超时间实体的存在;圣者破除了对于实体的执着,不再为时间幻相所束缚。就此而言,佛教时间观并非纯粹的思辨问题,而是关乎心性超越之道。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透视"经济过热、农业过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过热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发展迄今还没有摆脱"政策农业"的窠臼,经济形势好了,就把农业抛在一边;当经济形势再度趋紧的时候,又不得不通过政策向农业倾斜予以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政策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社会要和谐,机关首先要和谐,作为机关中枢的办公室更应做和谐的表率。和谐是一种关系,构建和谐办公室,就是要在三个层面上构建"和谐关系":即微观层面上实现办公室成员的自我和谐,中观层面上实现办公室内部关系的和谐,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100.
对意识现象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索已然成为认知科学的重要议题。对此,神经现象学提出,现象学描述提供的第一人称数据与神经科学实验提供的第三人称数据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的互惠约束,从而缩小研究意识体验与大脑过程之间的方法论距离。受东方传统中五蕴学说与中观认识论的启发,结合神经动力学模型,神经现象学家挑战了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理论。通过双眼竞争的脑成像实验,神经现象学家初步确认了意识体验是不断流动的、非实体化的建构产物,不可能存在着单一、固定的神经相关物。未来,意识研究东方传统的复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