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永明延寿圆融观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首提"一心圆融"的概念;其圆融实践观首次"别开十义";"一心"和"中道"是其基本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其对于"一心"和"事观"的强调不同于华严宗和天台宗的圆融观;其圆融观并非是主张混滥,而是具有分析、料拣和批判;其是中国隋唐五代佛学的集大成,圆融性是空前的;在语言上多用表诠而不同于印度佛教哲学多用遮诠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2.
美国代表民主制的形成,乃是代表制和民主制相互改造、相互结合的结果.民主的代表化,在本质上乃是民主政治的精英化.在民主政治精英化的同时,这种精英政治也通过代表的定期选举而实现了民主化.  相似文献   
193.
[摘要]日本明治前期,在面临社会转型和亟需建立新制度的迫切形势下,思想家们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近代性认识,对国家的国体与政体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国体观和政体观,尤其强调了政体的功能及其多样性特征。同时深入剖析了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弊端,并对其进行了谴责和否定。这一切为即将展开的近代政治体制构想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4.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古往今来,尽管人们对幸福是什么有各自不同理解,但大都认定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并为此而不懈努力。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汲取前人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系统而完整的幸福观,这对于当前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5.
中国山水画艺术从发生、发展、高潮到衰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艺术风格的演进与变化,实际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山水画多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封建王朝更替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历代的述论多言及艺术风格与演变,很少涉及形成各种艺术风格的原因,特别是有关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直接述论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196.
197.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作为一种美德,“中道”就是适度、适中,它是对过度与不及的否定,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在当时条件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作为选择时的一种实践智慧和选择美德的方法论,在今天仍具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8.
虽然余怀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不及钱谦益、朱彝尊之流,但其创作实不可轻视,其文艺观也与清初诗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主"真情"的本体论、重"自得"的创作论、崇"合体"的风格论、倡"中道"的流别论诸方面讨论余怀的文艺观,并藉此认识明清文艺观的承传性与清初诗论的流弊。  相似文献   
199.
本文从宪法、法律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在七个方面的成长,揭示了它们在政治学和宪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这一政体的成长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0.
以威权主义的视角来看,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也是一种威权政体.然而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试图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失败的,其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基础薄弱,缺乏实行民主政治的稳定社会环境;力量整合失败引发合法性危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