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7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管理学   2125篇
劳动科学   87篇
民族学   367篇
人才学   349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7588篇
理论方法论   1296篇
综合类   15706篇
社会学   1764篇
统计学   671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592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1019篇
  2014年   1787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1859篇
  2011年   2025篇
  2010年   2014篇
  2009年   2068篇
  2008年   2460篇
  2007年   1941篇
  2006年   1667篇
  2005年   1470篇
  2004年   1209篇
  2003年   1038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799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91.
192.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3.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对于文学主体间性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 ,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按照这种理论 ,文艺活动就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 ,而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 ,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 ,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194.
公共领域的建设是当前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之一,汉娜·阿伦特通过对人的“复数性”,对事实真理、公民异议权、参与式民主等概念的分析,对公共领域的建设作出了富有原创力的思考,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5.
18世纪下半叶,北美殖民地问题成为当时英国的时政焦点,知识界人士纷纷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斯密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观察者之一,他提出了解决北美问题的两种可能———分离或合并。他的政策主张有两个意图,一是为了把英国从当时的财政窘境中解救出来;更为根本的,是为他一生不懈倡导的“自然自由”原则寻找一个最佳例证。他抨击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政策是以贸易管制和商业垄断为主要特征的重商主义体系,侵犯了“最神圣的人权”。斯密借北美问题达到了抨击重商主义和张扬具有现代平等色彩的“自然自由”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6.
“超级女声”的解构性主要体现在节目表现形式、传播理念及文化意义三方面。节目表现形式上,演播阵地深入赛区现场和选手、评委的另类是其走红的直接原因;传播理念上,打破“明星(偶像)中心”模式和重传轻受传统是其走红的较深层原因;文化上,契合由精英主导向大众主导的转型则构成其走红的更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7.
本文证明在定位资源的产出必须超过定额的约束下,最优产出模型的均衡条件是:资源资本(或劳动)的货币边际转换率e>1,而不是e=1。因此政府应实行资源定额与价格的管理政策,才会使中国“十一五”规划中的GDP年增7.5%、单位GDP资耗下降20%、居民年增收5%三者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198.
实践美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了美感和美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一种凸现了人、人的活动、人的自由活动的美学。在理论上,实践美学顺应历史的潮流,宣告了形而上学的终结,走出了古典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现实上,实践美学针对时代的虚无,高扬人的旗帜,为美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9.
论萨特的自由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物相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200.
准确与流利在外语教学中争论已久 ,人们对于两者的不同侧重显示出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的不同理解 ,由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实际上 ,在外语教学中到底应侧重哪一方 ?不仅要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还要了解学生自己对目标语的需求和所要达到目标 ,这样才能找出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恰当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