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294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449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一是公力救济,二是私力救济。对于私力救济,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只规定了自卫行为,而缺少关于实际生活当中已经存在的自助行为的法律规定,与发达国家民法典相比,出现了权利保护的真空。为此,有必要探析自助行为的制度渊源及其必要性、要件及其法律效果、相关法律冲突等,以兹为《中国民法典》的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62.
何俊芳 《民族论坛》2013,(3X):10-15
从2012年8月起,在乌克兰开始实施新的语言法《国家语言政策基本法》,在本法中正式确认了俄语等18种语言为乌克兰的区域语言,此后这些区域语言在其分布区域内可以同国语乌克兰语一起平等地使用于诸多领域。本语言法的实施,不仅使乌克兰在国家语言政策领域有了统一的新的法律依据,而且将十分有助于乌克兰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3.
虚构房屋交易贷款案件涉及合同的效力在实践中争议较大,主要原因是未认识到该案件的性质属于通谋虚伪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无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在我国现行法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未来制定民法典时应明确虚伪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的效力、针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并对隐藏行为进行规范,特别应强调虚伪意思表示的当事人不得获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64.
从消极信托到积极信托的演变以及信托品种的创新,反映了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一国继受信托法的根本动因;信托法的成文化和法典化,为信托法的移植尤其是跨法系的移植扫清了障碍,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信托法源自具有深厚的判例法和衡平法传统的英国,对法律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观念等本土化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信托法在移植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诸多制度上的障碍。如果这些障碍不能克服,即使制定出了一部完善的信托法,也至多只能具有形式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破坏既有的法律传统和法律体系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5.
陈苇  高伟 《学术交流》2008,(1):58-61
无人承受遗产制度是继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遗产继承人利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在阐述四法域无人承受遗产制度的基础上,比较评析其异同,借鉴港、澳、台三地区有益的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内地无人承受遗产制度之不足,从我国内地地区实际出发,提出重构大陆地区无人承受遗产制度的设想,即在未来的<中国民法典继承编>中以专门部分规定无人承认继承制度,其内容包括增设遗产管理人制度;增设搜索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等的公告程序;无人承受遗产的归属之重新定位.在遗产无人承受的情形下,遗产首先应归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人.只有在无这些人的情形下,遗产才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66.
李岳  刘岩  苑听雷 《中外书摘》2008,(10):28-31
俄罗斯展开能源外交的首选地是原苏联地区。乌克兰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一员,自然也难以逃脱涨价的命运。俄乌两次“斗气”风波,可以证实这一点。  相似文献   
67.
狄波  刘华 《决策探索》2004,(6):79-80
民法法典化倾向是自然法哲学影响的结果,因为自然法崇信理性的力量.以为凭此即可发现一个理想的法律体系,以系统地规划出各种各样的法规规则和原则,即与一切时代与所有各族人民所共有的、普遍适用的规定,并将它们纳入到一部法典中去。在自然法学眼中.理性可以表现为相对确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8.
《民法典》居住权制度对于实现房屋利用的多元化、保障弱势群体的居住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居住权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有赖于对其予以妥当解释。居住权的功能定位应为"满足生活居住需要";其主体应当限定为自然人;其客体应为"住宅",既包括城市居民的住宅,也包括农村村民的住宅,既可以是住宅的全部,也可以是住宅的一部分;居住权的取得和消灭均应当在《民法典》的视野下作体系化理解。居住权制度适用中居住权人与所有权人、抵押权人、住宅买受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应基于民法理论予以解决。从体系化的角度来看,《民法典》中的居住权还应包括法定居住权和裁判居住权。  相似文献   
69.
《民法典》的“物权编”在对《物权法》总体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增益,农地经营权的构建、建设用地的规范、居住权的设计等都体现了当代用益物权的价值功能:“利用”、“受益”与“归属”三者的协调统一,其中从利用到单纯的“受益”体现了用益物权财产化的趋向,更加规范的登记确权体系体现了对于权利“归属”的重视。从“地役权”的入律到《民法典》中“居住权”的法律构造,我国用益物权类型正在以一种更加开放与务实的姿态呈现出来,而一些关于增扩物权类型的建议则应置于尊重现实需要、稳定法律关系的角度审慎考虑。  相似文献   
70.
日本民法典的制订是一个继受西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大陆法系 ,尤其是德国法的继受 ,也有对英美法系优秀制度的继受 ;不仅有对法典的继受 ,也有对理论、学说的继受。中国与日本在文化、道德传统上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而且中国正在制定民法典 ,日本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