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乐府传声》对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徐大椿所著《乐府传声》一书在词义的领会、歌曲的处理方法、演唱的表演三方面的论述,为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经.国风》的民歌性,首先根据民歌的涵义,从乐调、艺术形式和内容三个角度说明“国风”符合民歌的特点;然后从反面的“非民歌说”的观点出发,解释国风虽用于周政权“化南”的政治目的,但其体仍为民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14.
方言是原生态山西民歌的重要构成元素。山西民歌方言的衬词、叠词、词缀和声调等受山西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民俗风情的熏染及黄土文化的浸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地理事象。山西民歌方言的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鲜明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辉斌 《阅江学刊》2014,(2):107-113
周紫芝是宋代唯一既大量创作乐府诗,又编辑整理前人的乐府诗,且对本朝乐府诗进行批评的著名诗人。周紫芝对乐府诗的批评以新乐府为主,并首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宋代新乐府。周紫芝的乐府观主要表现为:在古今乐府并存的情况下,充分重视与肯定新乐府;首次对宋朝新乐府予以关注并高度评价;注重唐人新乐府与宋朝新乐府之间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乐府古辞《陌上桑》就其母题来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桑林母题,其本事来源恐亦非止一事,然而就其文本所流露的线索推断,其写作时间似为东汉末年;该诗在不同版本中出现了文字上的差异,而部分词语也存在解释上的差异,亦可为其写作时间提供语言文字上的佐证。文本字词的改动里隐约有着时代的因素,因此对《陌上桑》文本中的字词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对乐府古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异化是最大限度地展示源语文化风采的一种策略。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歌其食、颂其事,缘事而发的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处处都渗透着陕北的各种民俗文化,本文认为在翻译陕北民歌时,应崇尚韦努蒂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策略,保留陕北民歌原有的民族风味。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重庆民族分布和民歌地域分布基础上,指出重庆少数民族民歌主要由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组成。依据民歌的内容,重庆少数民族民歌在种类上主要分为古歌、劳动歌、生活歌三大类。重庆少数民族民歌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特殊的文化系统、流域等地理环境所孕育,包含了民歌与人诗意生存的关联。从民歌的价值功能自然能够揭示保护民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六言必以节奏的整合才成为稳定的句式,这是确定六言句式与六言体诗起源的依据,所以不能追溯为《诗》中六言散语,也与《骚》语六言不侔。六言句式出于汉乐府,建安时始有文人创制,以五句而每句押韵的组诗形式为常。六言与五、七言在齐梁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始有隔句用韵相对,从而形成六言格律的雏形。但六言以三个双音节奏不能导致五、七言律体各联的粘连,因而不具严格的格律规范,按其平仄交替之理可推四式。由于六言不具单音节以为著力锻炼,所以造语必以"自在"为尚,这是衡量六言体诗高下最为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10):62-63
2012年的盛夏,浙江卫视的一档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忽然窜红,在已经蔚为大观的电视选秀群中再异军突起,掀起收视狂潮。这一档据说从荷兰引进的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已成功地本土化。随着高收视率的实现,巨额广告收入滚滚而来,未来的后端产业链收益更是胜券在握。可以预计,该项目的引进者应该会赚得钵满盆满。该节目一个为人称道的创意是"导师盲选":由四位明星导师背对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